第280章 技术掌控

    第280章 技术掌控 (第2/3页)

36丁,仅仅一个松江府织染局里上工的人,就有110名。

    除此之外,织户占到了松江府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其余的还要缫丝、印染等各个环节的民户。

    也就是说,整个松江府真正靠着种地为生的人,都不到百分之二。

    而且松江府的棉纺因为种类不同,已经有了初步的分工。

    比如乌泥泾的主打产品就是番布。

    为何叫番布呢?

    因为黄道婆就是乌泥泾人。

    这里生产的布,就是黄道婆从海南带回来的原始品种,因此称之为番布。

    青龙镇的药斑布、沙冈镇的三梭布、钱门塘的丁村布、松宅的细纱,全都各具特色。

    不但棉布的种类各有分工不同,因为棉纺业的发达,也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比如织布所用的锭子,一般都是由金泽、朱泾等地所产,而纺车则是来自于吕巷、七宝等地。

    再比如奉贤的南桥镇很多人家都从事缝纫加工,多以打造成品为主。

    至于朱泾、珠街阁(朱家角)、娄塘,更多的是作为商品和原料的集散地。因此汇聚了四方商贾,日益繁盛。

    “天气日渐炎热,令人难耐。小弟无以为敬,这暑袜还请中恒兄笑纳。”

    娄塘镇居然有成品鞋袜店,当左梦庚好奇走进去后,瞿叶特意挑选了一些精美的袜子送给他。

    左梦庚拿起来一看,发现这种袜子非常轻薄,柔软舒适,正适合夏季炎热时穿着。

    问过了才知道,这种袜子是用一种叫做“尤墩布”的布料织成,因为轻薄透气,所以为人们所喜爱,用来在夏季穿着。

    尤墩布其实不是棉布,而是云绸。因为细腻轻薄,所以用来做成夏天穿的袜子清爽舒适,很受欢迎。

    暑袜远销外地,因为口音的关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就比如在成都,尤墩布又被叫做油灯布。至今在成都还有暑袜街,就是源于此。

    不过看到暑袜,却让左梦庚生出自信心来。

    他让傅豫孙拿出丝袜来,交予潘晓纳、瞿叶观赏。

    “二位看看,这是我山东织造出来的丝袜,比之暑袜,如何?”

    潘晓纳、瞿叶看到丝袜的第一时间,人就懵了。

    都是行家,根本不用左梦庚详细讲解,他们就知道,松江人赖以自豪的暑袜,完全和丝袜没法比。

    “天下间竟有这般巧夺天工之物?”

    “薄如纱、透如雾、轻如云,这等工艺,实难想象。”

    暑袜店的掌柜也凑上来看,当场就忍不住了。

    “这位公子,不知这等巧物产自何处?有多少,本商号要多少。”

    看到潘晓纳脱鞋,想要把丝袜套在脚上,左梦庚连忙拦住。

    “哎哟,这袜子不是给男人穿的。你那大脚丫子,穿了也不好看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