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改制

    第411章 改制 (第2/3页)

浑然不觉死到临头。

    就连李自成也无计可施。

    因为限于见识,李自成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大哥,这山西绝非久留之地。此地沟壑纵横,本就贫瘠,养活不了那么多人。一旦洪承畴过了河,这表里山河可就把咱们困的死死的了。”

    后标统领郑旭开了口。

    这郑旭和别人不同,并非泥腿子出身,而是蒲州秀才。

    因为得罪了王家,郑旭全家惨死,他也被扔进了大牢,只等秋后问斩。

    结果义军攻破蒲州,开牢放人,郑旭才逃脱一死。

    郑旭心一横,就投靠了义军。

    因为识字,和朝廷官员又有血海深仇,因此打仗格外卖力。

    梁越老早就注意到了他,特意向李自成要来,果然帮了自己不少忙。

    梁越自己不识字,因此对有功名的人格外尊重。

    “老三,你觉着咱们该如何做?”

    郑旭细细思索,胆子还真的挺大。

    “去年的时候,听说辽东又打仗了,山西的官军也被调走不少,这么大块地盘肯定防不过来。洪承畴到之前,咱们想走,张宗衡绝对拦不住。以小弟之见,咱们不如冲过太行山,去京畿转一转。那里是朱家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肯定富庶,稍微打一打,就能有无数的钱粮。二年的时候,听说鞑子把京畿祸害的不轻,不信朝廷现在恢复过来,能拦得住咱们。”

    离开山西去京畿?

    梁越也被郑旭的大胆吓到了。

    可郑旭的分析未尝没有道理,如果真的被义军冲过了太行山,进了京畿平原,肯定比困在山西这穷沟沟里要强。

    “我去找闯将说说。”

    梁越的意见,李自成自然很是重视。

    眼瞅着冬季到来,全军上下缺衣少食,李自成也正发愁呢。

    再者洪承畴和曹文诏的威名,也让他有些麻爪,并不想和这样的狠人碰上。

    可这么大的事儿,李自成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他又去请教了高迎祥。

    高迎祥别的不说,魄力还是十足。

    察觉到进军京畿的好处,高迎祥当即就同意了。

    而且高迎祥还知道如今的义军诸路首领不足为谋,所以只知会了八大王、老回回等几个相好的首领。

    十月初八,就在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夜晚,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老回回等人率领八万多义军,冲破了太行山,一头扎进了京畿。

    这个举动,比原来的历史提前了差不多两个月,更加让朝廷上下措手不及,造成的危害也更大。

    ………………………………

    登莱,新军和叛军的战事暂时停了下来。

    叛军在莱州终日惶惶,新军在黄县休整待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