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章 全都在父慈子孝

    第1714章 全都在父慈子孝 (第2/3页)

因此在命令国防军不断进军的时候,左梦庚早已定下了基调。

    允许国防军在作战的时候,为了达成目的进行一定的以战养战。

    在这个时代,这么做并没有什么不妥。

    越是偏远落后的地区,统治阶级对于生产资料的垄断情况就越严重。

    比如说,在帝国,上层阶级或许占到了全部生产资料的百分之五十多。但是在草原、高原和西域,这个比例就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也就是说,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任何财富,不出意外,都是属于贵族的。

    贫民和奴隶一无所有。

    这就给国防军的以战养战提供了条件。

    毕竟帝国不允许军队屠杀和劫掠平民百姓,而这些地方的上层又是帝国的敌人。

    通过消灭顽固势力,一来能够获取到持续作战的补给,二来还可以把富裕以及不好消化的财富分配给平民和奴隶,达到分化的目的。

    这就是国防军的通用手段。

    目前看来,效果非常好,同时国内也十分满意。

    国内可以减少财富和资源的投入,进行更多的建设和经营,因此怨言不多。

    再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帝国毕竟是商业立国,骨子里就带着扩张和掠夺的本性。

    左梦庚自身怀有远大的理想,但不能指望资产阶级也跟他一样无欲无求。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制定一些边界,以避免帝国沾染太多的血腥。

    国内的资产阶级欲望得到了满足,如今已经成为了帝国对外开拓的最大支持者。

    毕竟开拓就有财富可以抢夺和占领,几乎一本万利,比做什么经营都要快速的多。

    正是这种微妙的平衡,让帝国在这个时代显得颇为另类。

    既像欧洲国家一样对全世界充满好奇,又存在东方国家固有的兼仁。

    也可以说,这个时代能有帝国,是无数人的幸运。

    靠着以战养战的策略,骑二师一路狂飙突进,消灭了一个又一个部落。

    每打下来一个,就将原来的王公贵族彻底铲除,然后将缴获的财富留下一部分作为物资,其余的均分给普通牧民和奴隶。

    穷困和饥饿了一辈子的普通牧民哪里晓得什么国家、民族之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