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钓饵(求推荐收藏)

    第十一章 钓饵(求推荐收藏) (第3/3页)

 出了集市,便是一片民宅。

    靠着汾河而建,若是在前世,这些民宅都会开发成民宿之类的景点建筑。

    但这个年代的民宅都很破,按照马三宝之前所说,太原城因为李家的原因,在北隋还算好的。

    最起码没有什么流民。

    国公爷李渊最是见不得穷人,便经常开设粥铺,又或者捐衣赠物。

    但国公府再大,也大不过穷人的嘴巴。

    时间一长,也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

    李建成出钱,官府出面,将国公府附近的穷人全都迁到这边来。

    双方也都满意:穷人们有了新房子,国公出门也见不到穷人了。

    李渊这种法子,也就是骗骗自己,对于根本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集市附近总是有帮孩子,三五成群,算不上乞丐,但嘴馋,喜欢在附近晃悠,遇到推着重物的一哄而上。

    帮着推上桥,便眼巴巴的瞅着。

    给吃的就接着,不给也便拉倒。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听起来挺励志,但早当家也意味着早些明白这个世界的残忍。

    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会考量,这件事的后果我承担的起么?

    惹的祸,我家里赔的起么?

    杨默有一点和李渊很像,他也看不得穷人,尤其是衣不蔽体穷人家的孩子。

    但也知道,自己改变不了他们任何人的命运,只能见到了尽己所能的给点吃的。

    这几日回家前,总会买一些馒头。

    若是遇到这帮孩子,就挨个分了。

    时间虽然不长,这帮孩子摸出了规律,每日傍晚就在路口蹲他。

    只可惜今天杨默临时下班,那群孩子没见到,只见到一个跛了脚的孩子在河边捶打衣服。

    小孩叫顺子,姓张,没有大名。

    伸手招呼顺子过来,将怀里的烧鸡给他。

    顺子瞪大眼睛,满脸不敢相信。

    再三确定是给自己的,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吃了一半,舔了舔手指,将剩下的一半用荷叶包好,家里还有个瞎了眼的老娘没吃饭呢。

    杨默将怀里另外一个烧鸡拿出来,递给他。

    顺子家里的情况他自然知道,因此备了两只。

    第二只烧鸡,他却是不敢接了。

    杨默从怀里掏出那本《罗织经》来:“这只不白给,天黑的时候,如果我没来找你,你就把这本书送到那边的客栈,给一个从长安来的来大人。”

    顺子接过书,颠倒着看了看,三个字都不认得。

    翻了翻,书页大部分都是白纸。

    “若是他问你...”

    “我就说不认识,一个驼背大胡子给了五个钱,让送来的。”

    顺子很机灵。

    杨默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五个大钱放在他手里:“嗯,就这么说。”

    顺子接过大钱放好好,冲着杨默露出憨厚的笑容。

    杨默伸出手来,挠了挠他发硬的头发:“去的时候,擦干净嘴,别让人发觉你身上的烧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