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千里不留行(求收藏推荐)

    第十八章 千里不留行(求收藏推荐) (第2/3页)

万,却因为关键时刻贪生怕死,慢慢的成为了笑话。

    久而久之,百姓便把这些游侠打扮,但实力不相称的人称作游侠儿。

    这也是在杨默在身后那群追赶他的差役嘴里的代称。

    打听清楚归途,胯下又有马,杨默回太原在路途上并不会有什么阻碍。

    顺着官道,一路向北。

    身后追赶的差役越来越多,最开始的时候,众人一见面,互相交流这游侠儿在他们那犯了什事。

    大多数差役态度极其恶劣,骂骂咧咧。

    “城内周员外的公子只不过是拉走交不起租子的佃户家的牛,这贼人便打折了周公子的双腿,着实可恶!”

    “孙大人的儿子不过是一时酒醉抢了个民女,事后已经处理妥当,这贼人却将孙衙内阉了不说,还绑在闹市,当真是目无国法,全然不把我等放在眼中!”

    “赵家独子打杀了一乞儿,虽是不该,却也赔了钱财,主家都撤销了官司,这贼人却还杀了赵公子,让赵老爷白发人送黑发人,哎!”

    ...

    随着各地的差役汇集信息交流后,他们不骂了。

    每个人的脸色都沉了下来,心里不是滋味。

    追捕的这个游侠确实犯了法。

    但他做的事,却合乎道义。

    不少差役在想,当初自己干这一行的时候,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保家为民么?

    可这些年来,自己又做了什么呢?

    面对不公,不仅明哲保身,不敢说话,甚至有时候还会为了钱,因为上司的压力与这些欺压百姓的乡绅土豪们沆瀣一气。

    但更多的差役并没有这种初心与反思。

    他们当差要么是接祖上的班,要么是混口饭吃。

    虽然已经习惯了欺压百姓,没有那些差役心里那么纠结。

    但终究是听着游侠故事长大的。

    即便是再坏的人,教导孩子时,也会选择那些忠孝礼仪的故事。

    游侠,在北隋代表着信与义。

    游侠的故事,他们从小听到大。

    即便现在已经人生过半,但内心之中却依然有着年幼时对游侠的渴望。

    前面那个贼子,不就和自己心目中的游侠很相似么——不,几乎是一模一样。

    一人一骑一刀,遇到不平之事,秉承着自己的道义出手。

    一击则中,中则而走,不留名不受惠。

    丝毫不畏惧后面有多少人追杀。

    古之游侠,不就如此么?

    日落西山,远处的那匹马慢了下来——也该慢下来了。

    差役们追了一天一夜,他们可以轮番休息,但前面的游侠却不能。

    残阳照在荒野上,一轮残日挂在天边,给辽阔的大地铺上一层血红的幔帐。

    一直追逐杨默的十几个差役一反常态的没有拍马上前。

    他们拉着缰绳,缓缓的停了下来。

    谁也没有说话,反而默默的看着前方。

    游侠的马摇摇晃晃走了几步,直接倒在地上,长日奔波累死了。

    那游侠也跟着跌落,盘膝而坐,向着他们这边看来。

    虽然相隔甚远,但差役们却能感受到,那人没有丝毫惧意。

    仿佛就等着他们过去,决一死战。

    见自己等人也停下脚步,久久没有过去,那游侠站起身,走到路旁的河边摘下面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