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质数间的有界间隔

    第4章 质数间的有界间隔 (第3/3页)

是完全证实‘孪生素数’猜想,只是将目标集缩小到7000万。

    那篇论文,他看过。

    然后就记住了。

    看论文,最重要的不是那些数据,而是思路。

    只要有了灵感,剩下的推导过程不过是推算罢了。

    很容易。

    “朱朝阳,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别的问题?”

    “没有。”

    朱朝阳微微摇头,他是那种比较内向的性格,有什么事都喜欢藏在心里。

    在他眼中,张老师明显不是那种适合倾诉的人。

    “好吧。”

    李杰摆了摆手:“没事了,你可以回去了,以后上课记得用心一点。”

    眼见朱朝阳不愿意说,他也没有勉强。

    小孩子而已。

    当前时间线,没有爬山事件,即便朱朝阳遇到了普普二人组,也不会发生那么多‘意外’。

    “张老师,你还挺负责的啊。”

    等到朱朝阳走后,一旁的物理老师笑着道。

    “在少年宫很少看到像你这样的老师。”

    “也没有,朱朝阳这孩子,有点天赋。”

    李杰微微一笑:“是清北的苗子。”

    一旁,物理老师笑了笑没有接话。

    少年宫又不是学校,什么清北不清北,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学生考上清北,论功行赏也没他们的份。

    ……

    三天后。

    完成论文推导工作之后,李杰没有直接往期刊上面发,而是先将论文转化为PDF格式,接着发布在了arxiv官网。

    这是最快的方式。

    因为发期刊,需要审核。

    像他这种没有名气的小卡拉米,真发了邮件,人家也不一定重视。

    不如先发在网上,等论文发酵之后,再针对性的投稿。

    就在论文上传的那一刻,远在阿美瑞卡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张一唐看到arxiv后台发来的提醒。

    这也是arxiv的特色功能之一,就跟微博关注一样,当你关注的领域有新的论文发表,后台会自动推送通知。

    《质数间的有界间隔》

    看到论文的标题,张一唐点开了预印本。

    图片加载完成的时候,他顿时打起了精神。

    这格式,很正确,不是外行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