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是苏联人提供了武器?

    第150章,是苏联人提供了武器? (第3/3页)

大彪扮演的是麦客,他体格魁梧,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把式。

    袁朗就是那个走亲戚的。

    攻打榆社县不仅仅是要知道守军有多少,还要了解具体的地形情况。

    不了解地形就排兵布阵,那是纸上谈兵。

    李云龙当然不可能,做那种愚蠢的荒唐事儿。所以假扮捡粪的老农亲自前来侦查。

    原本只叫了张大彪协助侦查,后来袁朗说要提前侦察炮兵阵地,所以也就来了。

    三人分头围着榆社县进行侦查,把榆社县城外围的情况搞得清清楚楚。

    他们到此落脚,三个人把侦查到和收集到的情况综合起来,做了个汇总。

    张大彪先说道:“我看了西城门,那边城关较大,房屋高离着城墙近。

    非常便于部队隐蔽和接近攻城,但敌人防守严密,打起来肯定很激烈。”

    城外靠近城门的建筑群都叫城关。

    攻城靠近城墙的那段距离,最怕无遮无拦距离长。简直就是敌人眼里的靶子,会被小鬼子当成兔子射。

    有大量的建筑群作为掩护,攻城的部队能减少大量不必要的伤亡。

    李云龙将其记在了心里面,说起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

    “榆社县城的地形易守难攻,北门儿没有城关,有些小沟和坟堆。

    东门儿是通往辽县的公路,小鬼子对此看得紧,在此修筑了两个碉堡固守。

    那边靠近东团堡,都在敌人炮火的射程内。除非我们先拿下东团堡,否则从东边攻城是没必要考虑的。”

    袁朗赞同的点点头,把自己的部队送在敌人的炮口下,只有蠢货才会那么做。

    而且还有被两面夹击的风险,那就更不能从这里打了。

    按照李云龙的想法,肯定是两处敌人同时开打。

    暂时放弃榆社县,先拿东团堡肯定是不可取的。

    想法在脑海中转了一圈,袁朗说起了自己去南门看到的情况。

    “南门外日军挖掘了外壕沟,深三米,宽五米,攻城部队过壕沟就得用很多梯子。

    在城墙外还有个小高地,敌人在那里设了一个哨所。一发炮弹就解决了。

    其余的也就没什么了。从南门进攻,肯定是不占什么优势的。”

    袁朗下了判断,李云龙和张大彪也都表示赞同。

    目前来看,东城门肯定不可取。南门和北门基本是一致水平,相差不大。

    “目前来看,我觉得还是从西城门打比较合适。”李云龙依照已有的信息做了判断。

    停顿了一下,他补充道:“晚上咱们再去抵近侦察一回,在做最后的决定。”

    他毕竟没有亲自去西城门看过,心里面总归是缺点什么,不愿意妄下结论。

    袁朗和张大彪都没什么意见,侦查肯定是做的越详细越好。

    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可能就会牺牲几个战士。

    提前侦查到了,就会减少这种无谓的牺牲。

    李云龙又说:“一会儿去东团堡侦查,袁朗你就别去了,你太招眼了,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

    东团堡旁边的东团村,只有三四十户人家。袁朗说去走亲戚,很容易就被识破。

    况且他经验不足,又是个书生面孔,容易引得鬼子怀疑。

    袁朗也没有纠结,顺水推舟的同意了。反正榆社县外的炮兵阵地,他已经有所计划了。

    榴弹炮十一公里的射程,把东团堡也覆盖在内了。炮火支援是没问题的。

    眼下去侦查,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喝了一口水,休息了一会,李云龙和张大彪陆续出发了。

    只有袁朗留在村中休息。

    此刻,他还浑然不知,一队鬼子顶着大太阳出发了,目标就是东营村。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