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该不该打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173章,该不该打 (第1/3页)

    “旅长,红崖顶那里是个什么情况啊?”

    正开着卡车前往的袁朗,询问坐在副驾驶的旅长。

    之前,他主要关注榆社县的情况,对于大局方面,了解的不多。

    红崖顶,更是听都没听说过。

    “红崖顶地区……”旅长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想怎么解释比较好。

    “你应该了解过平型关战斗吧?”他问。

    平型关战役,那是如雷贯耳了。八路军的大胜,日军的惨败。

    那一场战斗,消灭了敌人精锐第五师团的一千多人,击毁了汽车一百余辆,缴获了大量的军事物资。

    是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军事上同样有重大意义,是载入史册的一场战斗。

    袁朗跟李云龙、丁伟他们,讨论过许多遍,还把战斗进行了仔细的剖析。

    如果要做介绍,那他能说的头头是道。

    得知袁朗很了解,旅长解释说:“红崖顶地区的地形,与平型关战役的地形非常相似。

    那里有一条沟道,非常适合打伏击。布置在那里的新一团和独立团,你也不陌生。

    丁伟和孔捷他们两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指挥员了。布置一个口袋阵打伏击,再容易不过了。”

    袁朗脑海中已经能想象到了,他笑着说:“那我就明白了,有他们两个团,敌人要是进了伏击圈,那可就有苦头吃了。”

    打响平型关战役的,是当时刚刚由红军改编过来的,六八五团和六八六团。

    他们都是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从二十万人当中,最后存活的三万精锐。

    所有人的战斗素养自然不错,打起仗来也很凶狠。

    此次投入战斗的新一团和独立团,虽然有不少新兵,但也都经过了好几个月的训练,

    再加上有老兵带着,作战能力也没得说。

    而且,当时的两个团,在武器装备上要远逊于新一团和独立团。

    尤其在轻重机枪和炮火能力上,要比当时的主力团强了一倍。

    这是旅长都亲口肯定的。

    虽然丁伟和孔捷,在指挥作战方面,要逊色于打响平型关战役的那二位将军。

    但是,有成熟的例子摆在面前,萧归曹随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在经过一番对比后,袁朗很容易就能得出结果:这场战斗,起码有八成的概率稳赢。

    剩下那两成,主要原因出在敌人的身上。

    当年开战时的日军不可一世,叫嚣着三个月灭亡中国。

    那时候的他们不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一头就扎进了伏击圈,被打了个鼻青脸肿头破血流。

    现在已经打了三四年仗的日军,只要不是蠢货,也该记着点教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