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少年时 第二十七章 风云诡谲

    第一卷 少年时 第二十七章 风云诡谲 (第2/3页)

    但作为他钦点的接班人的刘廷玉却给他整出了这么大一个幺蛾子。

    他一个快要入土的老头子,还能为他做些什么?还犯得着去得罪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李林甫?

    他只能给出这么一个含糊不清的官话糊弄过去。

    钟允城混迹官场五十余年,深谙为官之道,他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他也看得懂皇帝的脸色,知道皇帝的意思。

    能给一个含糊不清的官话糊弄糊弄,已经是他为刘廷玉做的最大努力了。

    李隆基没有再搭理他,转头看向另一个人,道:“左相怎么看?”

    武将一列中,走出一名魁梧汉子,宽松的官服在他身上紧绷着,将那一身充满力量的肌肉尽皆展露出来。

    大唐帝国左相牛仙客瓮声瓮气的说道:“回禀陛下,微臣以为,李大人既然敢当朝弹劾,他必然有十足的证据,刘廷玉可交由刑部与大理寺会审。”

    刘廷玉哭的更厉害了,止不住的磕起头来,在地上留下一滩殷红的血迹。

    李隆基叹了口气,又问了一个人:“颜真卿,你以为如何?”

    监察御史颜真卿出列,那个清瘦的三十多岁的年轻官员以他刚直不阿的风骨让李林甫都暗自佩服。他朗声道:“微臣以为,此事应当严查。会审刘廷玉是免不得的,若是此事属真,便依国法惩处,同时严厉惩治提拔刘廷玉之人。”

    工部老尚书钟允城身子一晃,险些就要摔倒在地。

    监察御史的声音再次响起:“但若是此事有假,那便要严厉惩处右相污蔑之罪!按大唐律,家产充公,削职为民!”

    李隆基欣慰的点点头。

    在场大臣已经不关心刘廷玉的死活了,即使是先前为他出声辩护的大臣,此刻心里也不约而同的冒出了同一个问题:

    工部会落在李林甫手里吗?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刘廷玉勾结契丹与否,而是李林甫是否要整死刘廷玉。即使刘廷玉是清白的,李林甫要他死,他也是有罪的。

    不少人心里对此都是昭然若揭:李林甫要插手工部了!

    作为历朝历代的肥差,工部一直是油水丰腴之地,仅次于掌管钱粮的户部。

    不少人都是贪婪地盯着这块肥肉,企图在老尚书钟允城乞骸骨或死后将他拉进自己的怀里。但现在作为老尚书乞骸骨之后最有望接班成为工部尚书的刘廷玉明显是成为了李林甫政治野心的牺牲品,那些人的对手从一只羊变成了李林甫这头恶狼!

    许多人都打起了退堂鼓。

    圣人李隆基重新坐回龙椅,在他一旁,那位太监总管高力士心领神会,朗声道:“退朝——”

    刘廷玉被当值的羽林军军士拖了下去,他将会被关进诏狱,等到大理寺与刑部商议之后,再决定关到哪边的大牢里去。

    其实都无所谓,哪边都没区别,因为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都是李林甫的人。

    ……

    夜幕降临,“昼刻”已尽,隆隆的鼓声从衙门开始传出,响彻在长安城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坊市。

    六百声后,街道上不能再有任何人行走,万籁俱寂,是为“宵禁”。

    常玉蹑手蹑脚的走到李心安与吴乡的窗前,透过窗缝向里面看去,两个孩子已经睡熟了。

    他们拿着那两把剑在院子里疯玩了一个下午,早已累的不成样子。晚饭后便倒头睡下。

    常玉终于是放下心来,他离开两人的屋子,绕过环廊,来到了裴旻的房间。漆黑一片,但他知道裴旻没有睡。

    常玉又往院子深处走了走,到了书房。烛光透过窗纸,将外面映的黄灿灿一片,他轻轻扣响了房门。

    “老头子,我有事找你。”

    “进来吧,门没关。”裴旻的声音透过房门传进常玉的耳中。

    常玉推开门,裴旻正在书桌上写着什么。看到常玉进来,他把镇纸压到上面,示意常玉坐下。

    “我就知道,你今晚会来找我。”

    裴旻笑了笑,“怎么,按耐不住了?”

    常玉双手握拳,身体猛地往前一倾,又缓缓退了回去。

    “你看出来了吧。”裴旻说道。

    常玉咬牙道:“先天剑子!”

    裴旻缓缓点头。

    “在他拿起那把“贯日”的时候,我就隐隐感觉到有一股别扭,心头有一股气梗在哪里。他随意挥舞的那两下,更像某种精妙剑招。”

    常玉深吸了一口气,问道:“他日后的成就,能有多大?”

    “若无高手教导,二十年可入一品。若有,那边要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