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新邻居,一起喝一盅
第13章 新邻居,一起喝一盅 (第1/3页)
周道第一天上班,对出现这一局面早有心理准备。
以自己新闻素人的身份,被人质疑一点也不令人意外。
通过快速熟悉工作,对往期专题报道的播看,周道对专题部的工作也明白了个大概。
老实说,专题部的工作做得并不差,选取的很多切入点也算是热点,但节目的组织和文字策划显然是短板,这就相当于一篇不错的文章构思,但缺少巧妙的语言表达和构思,这也是专题部很多次都与奖项擦肩而过的原因。
按理说孙广胜中文专业毕业的,对组织文字解说应当可以,但看他做的方案却相当八股,缺乏灵气和穿透力。
虽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思想把握总是差那么点火候。
有时候,获奖作品可能仅比平庸作品强那么一点点,而这一点点恰恰是优秀作品和平庸作品相隔的最大鸿沟。
专题部的人员构成他也大值了解了:张凯是读哲学专业的,但他是电视台的老人,专题部由他组建,也是因为他的资格老的原因。
廖中群是由基层通讯员上来的,他最初只是在中学教书,但因为爱好新闻,总喜欢写一些豆腐块文章,偶尔能在宛都报的报缝发表的,也不过是一些“脚气该如何预防”之类的生活小常识。
发这类东西要看编辑心情,因为这些资料可以在书上抄。但如果编辑懒得翻书,凑巧看到这篇投稿,用浆糊一贴订上稿签,也可能就发表了。
全靠运气。
他所以能到专题部,并不是因为他的豆腐块发的足够多,完全是因为这个部门刚刚组建,缺人。
缺人也不该是选他,但恰恰副台长是他小学同学。
这肯定算是走后门的。
据说他的关系还没有转过来,但如果他慢慢熬成老人,转入体制内是迟早的事。
摄像是台里派过来的,叫何景。他的话不多,大家也都忽略了他的名字,或叫摄像,或呼老何。
魏丽丽的来头较神秘,部里除了周凯其他人都不知道她的来历。
因为她性格偏冷,上下班独来独往,再加上是专题部里唯一的女性,各位男同胞工作之余当花瓶欣赏,养眼,倒也乐在其中。
工作和同事都熟悉了,张凯当天就给周道布置了工作,要他尽快拿出一个选题方案。
到了下班时间,电视台的俊男靓女们纷纷从各个办公室走出来,车棚里立马热闹起来。
凭车牌进入车棚,找到车子,开锁,然后在门口把两个同号的车牌交给老阿姨,然后一跃翩然上车,疾驶而去。
周道新买的三枪牌二八大杠相当显眼,开了车锁把两个贴有“6”字的号牌交给老阿姨,习惯性的叫一声:“马阿姨好!”
老阿姨显然很高兴,不是每个在车棚停车的人都叫他马阿姨。
“小周啊,第一天工作还习惯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