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空欢喜

    第七十章 空欢喜 (第2/3页)

    随着淮南各地寻李恪而不得的消息如雪片般传入长安,李承乾的这几日过地也是畅意非常。

    就在李恪自江陵东归的当日夜晚,戌时,天色已是漆黑的一片,天边也遁去了最后一缕残光,而在东宫丽正殿的书房中,仍是明灯高悬,通亮的一片。

    而就在近日,李承乾竟然一改前些日子的放浪,似乎又成了父皇和东宫臣属眼中那个敏而好学的贤德太子。

    除了李承乾自己,没有人知道他会突然如此变化的原因,因为在这偌大的长安,偌大的东宫,从未有人真正站在他的立场之上考虑过他的问题。

    太子是储君,做得再好,也是应有之意,而李恪是亲王,非嫡非长,他走的每一步为人所称道,赞为贤能。

    以往李恪身在长安,除了出身之外,文采武略,政绩名望无一不是稳稳地压了李承乾一头,可以说,只要李恪在,无论李承乾如何努力,在李恪的光华之下,他都无法在父皇和群臣眼中出彩。

    可如今不同了,李恪已被萧梁余孽掠走,凶多吉少,多半已是命丧黄泉,而在李恪陨落之后,大唐诸皇子中最为耀眼的便仍旧是他这个嫡长子。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太子李承乾夜读之声朗朗,也传入了今夜轮值东宫,在一旁侍读的东宫左春坊中允薛让的耳中,薛让看着李承乾的模样,脸上也不自觉地流露出了笑意。

    以往李承乾贪图玩乐,也曾被朝中御史弹劾,最后被李世民责罚的无非也就是他们这些有教导太子之责的东宫属官,而如今太子痛改前非,潜心向学,身为左春坊臣属的薛让自然心中欣喜。

    薛让起身对李承乾问道:“太子所诵,乃是中庸六篇,正是大智之道,太子可知其中深意?”

    李承乾想了想,回道:“中庸一书颇为晦涩,承乾只能读其中概意,若有未及者,还望先生指正。”

    薛让笑道:“太子且试言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