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3/3页)

为过,要说身份,盛爱卿送诏救驾,当为此次平叛续功第一,我朝虽然对这种谋逆平叛的事情鲜少给予爵位,但朕觉得,盛爱卿此等功劳,给个伯爵当无人有异议,诸位,你们觉的如何。”

    说是问众人,实际上官家是在问赵宗全,仁宗皇帝知道,要是自己身体好等得起,论功行赏的时候,自然不会淹没盛长槐的功劳,但赵宗全可就不一定了,盛长槐并非是潜邸出身,除了救驾之功,其余功劳和众人比起来并不突出,但救驾的内幕,按照常理,是不会对外公布的,如果缺了这个,盛长槐将来难免吃亏,毕竟等到礼部和兵部评完功绩,恐怕已经是赵宗全登基之后了,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白天已经是回光返照了,也就是这一两日就要去见先帝了,要不然也不会急着写下立嗣诏书。

    为了自己登基名正言顺,赵宗全当然不会有任何异议。

    “禀官家,臣觉得,文林郎功劳当属第一,伯爵之位名正言顺。”

    其余人等,当然不会有任何意见,官家满意的点了点头。

    “既如此,盛爱卿就以文昌伯的身份,替朕写下立嗣诏书。”

    文昌伯,赵宗全和自己的铁杆对视一眼,不明白为何是个文官爵位,盛长槐立的是军功,封爵应该是武官爵位,他一个偏远宗室哪里明白其中的道理,还是顾廷烨看到赵宗全脸上有些疑惑,当即开口说道。

    “官家圣明,文林郎文武双全,为年轻一代文坛翘首,不仅诗词闻名天下,一手瘦金体更是开宗立派,学问上更是儒家心学开创者,文昌伯的爵位在合适不过。”

    然后,顾廷烨用眼神给赵宗全示意,赵宗全这才知道,眼前的这个十八九的青年,为何是个文林郎,而不是什么校尉之类的武官,也是他们孤陋寡闻了,哪里明白盛长槐在汴京文坛的名声,以他那谨小慎微的性格,哪里敢和文人结交,自然不知道最近两年盛长槐声名鹊起的事情。

    但顾廷烨的话并没有说完,就算盛长槐没有那些虚名,等立嗣诏书一出,朝中诸位相公一定会要求礼部将盛长槐爵位定为文字开头,开玩笑,立嗣诏书可是文官的专利,要是盛长槐作为武官的身份来写立嗣诏书,这一届的文官就要被后辈定上耻辱柱了,所以说,即便是以后盛长槐立下军功,伯爵升为侯爵,甚至是公爵,成为赫赫有名的大将,盛长槐也是文官的一份子,这才是顾廷烨羡慕盛长槐的地方,有这层身份,只要盛长槐不自绝于文坛,天下文官也会把盛长槐当做是自己人,而不是一届武夫。

    再有,依照顾廷烨的预计,盛长槐下一次科考,必然是整个文官体系逼着盛长槐去参加,哪怕是盛长槐写一坨狗屎,也能顺利通过会试,继而参加殿试成为进士,开玩笑,能给官家写下立嗣诏书的,竟然考不中进士,哪怕是暗箱操作,也要把盛长槐弄成进士,坐实了他文官出身的事实,本朝重文轻武,哪个文官也不敢在盛长槐跟前搞这一套,即便是将来盛长槐担任武职。

    这就不是现在能给赵宗全解释的事情了,只能等出了大殿,和赵宗全私下相处的时候,顾廷烨才能找机会给赵宗全说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谢陛下,臣下粉身碎骨也不足以报答。”

    仁宗皇帝精神愈发不济,还是皇后一脸欣赏的让盛长槐抓紧时间,不要耽误官家休息。

    “文昌伯文采非凡,还不赶紧写下立嗣诏书。”

    盛长槐诺了一声,执笔一蹴而就,在皇后和赵宗全一左一右搀扶着的仁宗皇帝,看完盛长槐写完的立嗣诏书,眼中欣赏之意愈发浓烈。

    “词好,字更好。”

    其实内容也比较简单,就是夸耀了一下赵宗全在宗室中德才兼备,各种吹捧,官家才决意立赵宗全为太子,其实大家都知道赵宗全这太子是怎么来的,但事情是怎么样,诏书该怎么写,盛长槐还是明了的,各种不要钱的吹捧之词当然不吝啬,再加上绞尽脑汁想的一些华丽辞藻,算是盛长槐写的最好的一篇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