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雄武军的改变

    第五十一章 雄武军的改变 (第2/3页)

倒是能采购,就是这肉食,就得各军自己想办法了。

    盛长槐把这部分权限交给了各军都指挥负责,倒也不怕他们贪墨,估计也没人敢贪墨这点银钱,黄世仁的前车之鉴,可还历历在目,一个都指挥使,还有后台,盛长槐说砍就砍,虽然说他有取死之道,但谁也不敢保证盛长槐就能给自己面子,毕竟这是盛长槐三令五申的问题。

    再者说了,他们也不愿意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丢掉大好的前程。之前盛长槐为了补偿将官们雁过拔毛,贪墨士兵粮饷这部分损失,在秦盛商行给诸位将官留了份子。

    但这个份子能拿多少,盛长槐不看其他,只看两样,一样是军功,一样是军中比武排名,其实说白了就是,练兵练的好。打仗打的好。都指挥使有排名,营指挥使也有排名,最低一级的都头们,那就只有每军训练最好的几名才有,当然,到手的分红和级别也是挂钩的。

    第一个月的份子钱他们已经拿到了,比他们贪墨粮饷要多多了,开玩笑,盛长槐集合了几乎秦风经略安抚使路的所有能排的上号的商户,还有盛家大房盛长松以盛长槐的名义召集的南方商贾,大大小小几十家商贾联合组成的商行。

    买卖范围几乎涵盖了衣食住行所有的行当,又在秦州创建了大大小小的作坊,即便是给到雄武军的份子不算多,第一个月到手的最低也比之前那上不得台面的多,以后只会更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道理,这帮将士还是懂的,哪怕为了拿到手的分红更多,他们也要死命的操练手低下的士兵。

    可以这么说,之前雄武军训练已经算是大宋军中比较勤快的了,三日一操,像汴京禁军也只是五日一操,当然,这里说的是正儿八经的操练,每天的例行的训练还是有的,只不过训练量很小罢了。

    现在的雄武军,也只是提高的两日一操,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怕出事,盛长槐有言在先,训练归训练,练费了人,别说拿分红了,自己去领军法,严重的可以自己卷铺盖滚蛋了,训练是要靠体能支撑的,体能又依赖身体素质,这就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如何给军士们提高身体素质,这才是他们这两个月最头疼的问题,最最简单的,就是给军士增加肉食。

    包雄背靠自己的父族部落,自然能解决骑兵的,但也就仅限于骑兵了。而董平是汴京勋贵之后,路子野,面子大,再加上自家商队的能力,也能搞定左军的。本来全烈还想着怎么着自己都是西北将门全家的人,但他哪里知道,若是全旭,各路地头蛇当然给面子,他一个旁支的,面子还没那么大,更不用说还有董平这个勋贵之子跟他抢资源了。

    到最后,反而是全烈的右军伙食垫底,营养跟不上,训练量自然也跟不上,全烈都快愁死了,最后竟然发现,整个雄武军,最不愁肉食的竟然是牛达的后军,这一打听才知道,牛达的后军,不仅能买到各种牛羊,价格竟然比市场上的还便宜。

    说白了,牛达也没想到,自己麾下番兵多还有这种好处,虽然这些番兵都是归化的羌人,都不是什么大部族的,但架不住基数大,谁家没几个放牧的亲戚啥的,知道采购这些肉食是给自己加餐的,当然一个个自告奋勇的帮忙联系渠道。

    至于价格便宜,从商人手里买和从牧民手里买能是一个价吗,少了中间商赚差价,可以这么说,同样的价格,后军能采购比其他人更多,至少两倍的肉食。当然,包雄也可以,但大部族也有大部族的难出,他父族的部落虽然名义上已经归化大宋,但还是有少部分心中不满的,自然要给部族让出一些利益,也就是比市场价低一些,哪里像后军那样,几乎是半价采购。

    “牛大哥,不说了,要不这样,这一次每百斤我给你让十斤,不让你白帮忙,下一次前军就要参与比武了,比不上牛哥您的后军,总不至于叫前军那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