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时代不一样了

    第八十七章 时代不一样了 (第2/3页)

当于后世大一点的村长,靠的不过是牧民的勇武来争夺生存空间,恐怕连兵书看都没看过,指挥能力更是差强人意。

    更不用说各部落之间心怀鬼胎,无法拧成一股绳,当初在蜀州,盛长槐麾下是宋朝中在神策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之士,一是为了讨好盛长槐,二是为了给自己的族侄铺路。

    在秦风路这边,更是大名鼎鼎的西军精锐,西北第一将全武亲手打造的一只强军,再加上第一次面世的手榴弹等超出这个时代的武器,要在打不赢,盛长槐不如找块豆腐撞死得了。

    但是这一次,盛长槐面对的可是和西军打了几十年,还能够稍微占据上风的西夏军队,党项人的彪悍,再加上指挥艺术不输于大宋名将的西夏将领。

    甚至于手榴弹这玩意,又不是什么高精尖的东西,面世不过半年,西夏那边就已经研究出了对应的东西,也就是辽国那边相对消息滞后一些,这玩意除了打仗,并不会在其他地方用到。

    哪怕西夏的手榴弹威力和大宋比起来差的太远了,但是这时代的聪明人倒是挺多的,威力不够,数量来凑,遭遇战上西夏的手榴弹和爆竹没啥区别,但是在攻城战里面,西夏将领另辟奇径,使用了和盛长槐之前夜袭吐蕃大营同样的用法,使用投石机来投掷集束手榴弹。

    毕竟火药的威力差远了,但比起石头来说,这玩意最大的好处就是质量比石头轻,投掷的距离会更远,城墙上的士兵倒还罢了,城中的老百姓就倒了大霉了。

    以前的投石机,离得太近,容易被守城军针对,离的远了,也就将将投掷到城墙边上,现在可好,都不用推进到多近,更轻的集束手榴弹,在空中解体之后,四散投入城中,火药除了爆炸之外,燃烧也是一个最大的特质。

    这年头的建筑,除了有钱人家,还能使用部分石料,大部分小老百姓还是使用木头来建造房屋,屋顶更是各种茅草,稍微有点火星子,一烧烧一片。

    一开始的时候,盛长槐被打了个猝不及防,等到城中四处着火的时候,不得不分散兵力和民夫去城中灭火,差点让西夏人攻破城墙。

    好在后面盛长槐有了准备,下发到都头一级的望远镜起了奇效,西夏人的投石机无所遁形,威力更强大的集束手榴弹集中覆盖,才得以将西夏的投石机尽数损毁。

    但还是那句话,西夏不比吐蕃牧民,国内还是有能工巧匠的,成品的投石机被损毁,他们还可以就地取材,重新制作,虽然速度慢了许多。

    但是,西夏将领学乖了,知道大宋有着可以远视的利器,白日里投石器无所遁形,晚上就好办了,又不用瞄准,往城里投就是了,这就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晚上大宋军民四处灭火,耗费了大量的心力,白天守城的时候就显得有些疲惫不堪。

    好在后来没有受到攻击的熙州及时派了援军过来,盛长槐才不会束手束脚,之前不知道西夏从哪里进攻,巩州的兵力有所不足,等到援军到来,尤其是骑兵的支援,让盛长槐终于可以放开手脚。

    晚上西夏袭扰的时候,只需要看哪里有火光,就去哪里支援,不需要和西夏缠斗,只需要使用手榴弹毁掉投石机,然后在利用夜色,不断的在外围使用盛长槐让秦州工业园特制的大弹弓投掷手榴弹袭扰西夏军营。

    攻防之势才得以逆转,大宋的手榴弹,可不是西夏那种只能炸开两半的破烂货,再加上大宋军队随时可以退入城墙之内,前段时间盛长槐怎么头疼,现在就该轮到西夏将领怎么头疼了。

    唯独叫盛长槐失落的是,西夏军队比吐蕃联军的军纪好了太多,西夏将领的指挥能力也比吐蕃头人不知道高出了多少,营啸之事从来没发生过,盛长槐也找不到任何机会夜袭西夏军营。

    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