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怨言

    第一百二十九章 怨言 (第2/3页)

这还多亏了当初他们拿下涿州的时候尚且是冬天,将士们穿着的初春的衣物,还能熬一段时间。

    北方的冬天,一旦开始下雪,那就不是人力所能抵挡的,尤其是失去的房屋的的情况下。

    辽国人也明白宋兵现在的现状,知道宋军现在只能在等死,最近一段时间,攻城都已经停下来了,把重心放在了防止宋军撤退上面,将整个涿州围的水泄不通,如果涿州一旦拿下,回到当初宋辽之战开始的局势就是顺理成章的,甚至还能进一步攻打大宋的河北道。

    但是,辽国人的目的,可不仅仅是河北道,他们甚至想通过两路夹击的方式,直接拿下河东道,与西京道的辽兵会和,一路南下,兵临大宋开封府,让大宋刚刚登基的皇帝,尝一尝兵临城下是什么滋味。

    说起来,辽国百姓还要谢谢大宋刚刚驾崩的英宗皇帝,要不是他一意孤行,要和辽国争夺燕云十六州,甚至一举拿下山前三州,辽国内部皇族和后族内耗,脑浆子都快要打出来了,北部部族,更是趁着这个机会吩咐自立反叛。

    对于辽国朝廷而言,北部的叛乱,在他们看来不过是纤芥之疾,辽国每年都有部族叛乱,本就是游牧民族的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哪怕这这两年闹的比往年要厉害多了。

    但是大宋不一样,那是辽国的百年之敌,如果一旦被大宋收回燕云十六州,那就失去了现在南北两朝对峙的局势,回到了多年前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争斗的场景。

    尤其是辽国朝廷之中,皇族和后族汉化严重,族中有才之士熟知历史,一旦辽国失去燕云,契丹民族还能存续多久都是个未知数,君不见当年的匈奴,突厥,还有昭武九姓等比契丹声势更加浩大的民族,现在早就湮灭在历史里面,即便是有,也是个别小部族。

    失去燕云十六州,短时间辽国尚无大碍,最多二三十年,契丹族就要步入突厥和匈奴的后尘,失去燕云十六州的输血功能,光靠契丹本部,不足以弹压被契丹族剥削了多年的草原各部。

    在大宋拿下山前三州之后,辽国皇室和后族就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和解,真正的将辽国内部拧成了一股绳,不像前两年的面和心不和,暗地使绊子,至少在对付大宋这件事上,双方是齐心协力,配合默契,比如后族势力负责河东路,皇族势力负责河北路,就是辽国内部为了避免两边合作不利的妥协。

    “侯爷,您说,朝中真的放弃我们了,难道真像外面那些人说的,因为侯爷您和西平侯的不和,他故意这么长时间,除了派人送了一部分火器之外,一个援军也没派。”

    涿州唯一完好的一个宅子里,已经被征用成涿州城防指挥所,在主人家的正院厅房里面,只有聊聊数人,都是盛长槐的老熟人,老耿,小段,再加上顾廷烨主仆两个。

    新帝登基这么久了,涿州官兵的处境甚至不如当初先帝在位的时候,先帝在位的时候,还派了神策军几万人支援河北军,虽然这部分人不比河北军战斗力强,但正是由于他们接手了河北路的城防,才让顾廷烨训练了好几年河北军腾出手来,支援新得的山前三州。

    为了帮助顾廷烨守城,除了威北侯沉从兴坐镇莫州和瀛洲,老耿和小段都已经不顾生死,前来支援顾廷烨,反倒是和顾廷烨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盛长槐,已经当上了枢密院的枢密使,重权在握,仅仅是派人不断的往河北道运送物资,新得的山前三州,一兵一卒也没有派过来。

    “什么火器,你到现在还相信那些火器是西平侯送来的,我老耿可不是那么好骗的,老耿我是干嘛的,先帝命我执掌皇城司,消息最为灵通,哪怕是辽军将涿州围的水泄不通,我也能从外边得到消息。哪里是西平侯送来的,这是威北侯去找了宋朝中,用他国舅的身份施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