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妈妈全力支持读书

    042,妈妈全力支持读书 (第2/3页)

还债,就应该早点提离婚。

    说不定自己还能存下钱给女儿读大学。

    这些年,她最愧疚的事情就是没能让自己女儿读上大学。

    明明自己女儿就很优秀,读书很厉害的,

    是自己的懦弱和无能毁了她一辈子。

    想到这里,她叹了一口气,对赵子彤说:

    “乖女儿,翡翠手镯我不要了,从现在开始我们两母女好好过。”

    “你继续回去读书,我去帮别人洗衣服,供你念书。”

    赵子彤有些感动,但是又有些无奈,

    她不知道怎么跟自己母亲解释。

    正如她不知道如何跟这个看“学历”是社会解释。

    她一直都笃信:

    是“知识改变命运”,

    而不是“学历改变命运”。

    自己现在就有足够的知识,

    但是社会和公司的人不会用那么长的时间来检验你是不是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的人。

    他们简单粗暴,先用学历筑起第一道门槛。

    他们坚信: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本事。

    但是没高学历的人,就肯定绝大部分都没本事。

    “妈,你先好好休息,让我考虑考虑……”

    赵子彤没有一口回绝,不是她想要自己妈妈去洗衣服供自己上学。

    而是,她认为自己这个高中文凭,真的没办法打破现在的阶层壁垒。

    后世她看过一部BBC的纪录片——《人生七年》。

    从1964年开始,这部纪录片就跟拍了14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从7岁一直拍到56岁。

    50年后,这些孩子都发展成什么样了呢?

    令人唏嘘的是,半个世纪的追踪,

    残酷揭示了阶层壁垒有多难打破:

    从小看《金融时报》的富裕家庭孩子,

    成长后依然会走上精英之路,垄断社会上的优质资源。

    如其中一个来自富裕家庭的约翰,

    从7岁开始就已经想好自己未来要去的学校,

    14岁的时候有了从事法律事业的目标,并在未来如约实现。

    贫穷家庭出身的孩子依然重蹈父辈命运,为活下去竭尽全力。

    只有考上并且读完牛津的乡村孩子尼克打破了阶层壁垒。

    底下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