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成了大文豪(大结局)

    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成了大文豪(大结局) (第2/3页)

里的叫好声不间断,大有股爷青回的气势。

    直至看到玉帝请来如来佛祖把猴子压在五行山下,叫好声才变成吐槽。

    “套,如来这个老银币不是被唐僧送走了嘛,他怎么又出来了。”

    吐槽过后,他才反应过来,这不是《悟空传》,是另一个西游的故事。

    .....

    时间来到五百年后,如来佛祖因南赡部州之人贪淫乐祸,多杀多争,令观音菩萨去东土觅一人,来西天取经,以普渡众生。

    观世音菩萨携木叉行者往东土寻取经人,路上收服两个妖魔:一个原为灵雪殿下侍蜜兴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破玻璃盏,被玉帝贬在流沙河受苦;

    一个本是天河里的天蓬元帅,因带酒戏嫦娥,被打下凡尘投胎为猪形,在福陵山云栈洞为妖。

    观世音菩萨又请玉帝饶怨犯法的西海龙王之子,将其送于深涧中,让他等取经人来。

    接下来便是师徒五人西行取经的故事了,他们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

    ......

    “我尼玛,猴子竟然成佛了!这个结局我不能接受!不能接受....”

    办公室内响起了郎世奇的咆哮声,他双目通红的看着最后一段字,脑中浮现的是猴子披上袈裟的形象。

    如此冲击令他一时站立不稳,跌坐在椅子上。

    此时,外面的天空已经隐隐发白,如同郎世奇当前的脸色一样,他整整看了一天一夜的书,可得到的却是如此结局,身体上的疲惫赶不上精神信仰的崩塌。

    “弘文,你这是在破灭我们的信仰啊!呵呵,当初是是你教我要敢于斗争,现在你又告诉我要立地成佛,四大皆空....”

    郎世奇忽然觉得一切都没有了意义,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情愿弘文没有写《西游记》,期待了八年,最后就得到这么一个结果,他接受不了。

    呆坐了许久,他如同抓救命稻草般拿起手机,打开《悟空传》的群,希望能从书友那里得到安慰,结果看到的全是悲呼。

    最后他登陆了文学论坛,这是唯一的希望了,好在真有人在解析,并且这个人的知名度还很高,他是当初作家圈里唯一一位点评过《悟空传》的,曾经的武侠老四神之一,白羽冯子杰。

    .....

    【白羽】:大家好,我看到很多书友在讨论《西游记》,说无法接受最终的结局。

    呵呵,我也是《悟空传》的书迷,拿到《地球简史》后,首先看的就是《西游记》。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弘文曾在《悟空传》中写过这么一段,悟空在拜师须菩提的时候,曾在师傅的眼中看到了历史,那段历史当时并没有描述。(详见第一百四十五章)

    我想当时悟空看到的就是《西游记》里的故事吧,也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解释。

    大家不妨换个角度去想,如果我们先看的是《西游记》,那么结局就完全可以接受了。

    请恕我直言,无论是从文笔,故事结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哲学思想,《西游记》是要远远超过《悟空传》,不夸张的说,它堪称华夏神魔里的经典之作。

    反过来重新看《悟空传》,更像是《西游记》的同人。

    正因为大家更喜欢大闹天空的齐天大圣,而不是入座灵山的斗战胜佛,所以才会这么悲愤。

    不知大家有没有仔细看前言,在书中吴承恩时代,道教是一个恶势力,与朝廷统治者勾结,失去了民间道教的进步意义,已到了腐朽不堪的地步,为人民所鄙视,他在这个背景下写《西游记》是为讽刺。

    《西游记》中佛教是正面形象,普度众生,解人民苦难,猴子的反叛也是反叛道教,大闹的也是天宫,所以最后师徒五人历经千难险阻取回真经,回到大唐解救人民,这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悟空传》是弘文以现代人的角度,诉说孙悟空以及唐僧等人对命运抗争的故事,主要写的是悟空,而《西游记》写的才是西游....

    因为时间较为紧张,《西游记》我还需要再阅读几遍,就不再详细解析了。

    但有一点我可以告诉大家,不妨在看完《西游记》后,重新去看下《悟空传》,你就会发现之前书中生涩不懂的地方,会豁然开朗,会感觉师徒几人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

    看完冯子杰的帖子,郎世奇的心平静下来了,他发觉自己的确太执着于猴子了,有些内容根本就没有详细去看。

    晃了晃脑袋,感觉还能坚持,郎世奇便又去看了《悟空传》,这次是对比着看的。

    看着看着,他对冯子杰的话产生了认同感,平心而论,《西游记》的确各方面都要比《悟空传》还要好。

    或许....《悟空传》真的是《西游记》的同人。

    这么一想,郎世奇安逸了,心情也变好了,其实纠结什么那?

    两个西游,两个故事,两个猴子,两种结局,无外乎,你更喜欢哪一只猴子罢了。

    想通了这一点,郎世奇困意袭来,在办公室沉沉睡去。

    .....

    华夏,京都市。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足以容纳一万人的大会堂里座无空席。

    除了受到邀请的嘉宾外,其他人均是各国有名的作家,记者们也蜂拥而至,会堂外面亦站满了书迷。

    他们即将见证一个文学史上的奇迹,有人将连续两届蝉联最高国际文学奖,不仅是蝉联,从奖项设立一来,从来没有一个人连续两次荣获国际文学奖。

    但在今天,这一切将会变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