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辩解

    第二十一章 辩解 (第3/3页)

上坐着的是正德皇帝,要是这位爷坐了龙庭,唐寅几乎可以断定,文臣们的好日子基本也就到头了。

    可唐寅也是儒家书生,作为儒家的一员,他不得不辩解道:“治理天下终究要靠文臣……”

    朱厚炜摇头道:“本王不否认很多儒臣是饱读圣贤书,号称一肚子的经世之学,然而太多的文臣皓首穷经,最后哪怕成一县官,却不得不仰仗师爷来处理政务,多少官员不知算术,不懂理财,最后只能依靠小吏来行使职权,以至于让小吏得势,欺压百姓,横行于乡野,如一税吏就能让小商倾家荡产,如一衙役就敢让良善之民敢怒不敢言,天下积弊缘之于吏,当真不是虚言。”

    “大王将天下积弊、王朝兴衰归之于吏,是否有失偏颇?”

    “自秦以来,一统王朝长则三四百年,短则二世而亡,这仿佛是宿命轮回,可根源何在?简单点来说,我大明至今已垂百五十年,若以三百年江山更替来算,我大明的江山还有多少年,大明若亡,又是为何而亡?”

    这话说的太大胆了,甚至可以说这话如果不是朱家子孙来说,换任何一个人都是抄家灭族的下场!

    唐寅姓唐可不姓朱,他现在只恨自己刚才为什么没聋了……

    朱厚炜哑然笑道:“伯虎无需紧张,今日说的这些,出自我口,入自你耳,不会有第三人知晓。”

    “属下明白。”唐寅抬袖拭汗。

    “在伯虎眼里,我大明足以导致亡国的积弊有那些?”

    “属下不敢妄言。”

    “今日交心,但说无妨。”

    唐寅这下算是明白了,今天永王就是为了来称量他底子的,他身为幕僚,总不能整日里只知道写写画画,永王是想要看他的见识,知道他的能力。

    这样的日子得来不易,略加思量后的唐寅最终把心一横!

    他要赌一把!

    如果赌赢了,就凭永王和今上的关系,他未必没有沉冤昭雪,再返科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