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抢钱

    第一百四十八章 抢钱 (第3/3页)

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可不是书本上简简单单的一句诗,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天灾人祸,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惨剧在史书上的例子简直不可枚举。

    对于大明而言,富的就是那部分人,而这部分人群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壮大,他们富不可怕,可怕的是民穷、国穷!

    太祖皇帝优厚朱家子孙,让朱家血脉可以不事生产,无需科举入仕,不得从商等等就能拿到足以度日的月俸。

    可太祖皇帝何曾想过,时至今日,朱家子孙已有十万,再过百年、数百年,子孙人数越来越多,直至百万、数百万之时,大明拿什么来养活日益庞大的宗室,恐怕就是倾全国之税,也未必能养活的了吧。

    也就是说宗室制度今日不改,明日也要改,与其把难题丢给子孙,那么臣弟在位之时不动手?

    除了宗室还有士人阶层,大明对读书人优渥至极,不要说是官员、士绅,就连有功名的秀才都能免税、免刑、免徭役。

    那些个举人一旦中了举,就会有数不清的民户将自己名下的土地投献到举人的名下,为什么?

    不就是因为他们投献以后,就无需再为大明纳税,他们需要给举人家的租税要比赋税少的多的多?

    长此以往,国家税收何来,时间久了,富者越富,贫者还是难以脱贫,真到了积重难返的时候,百姓揭竿而起反抗暴政之日还会远吗?

    农民起义或许灭亡不了一代王朝,但足以将之拖入无底的深渊,届时只需要一根稻草,大明这座巍峨却已中空,早已经腐朽不堪再难承受重负的高山或许就会轰然倒塌,成为史书上一个朝代的名词罢了。

    因此臣弟此生立志,必需要解除宗室之患,必需破除读书人优待之政,必定做到富民而强国!

    为此,臣弟虽百死而终不悔!”

    朱厚照听愣了,听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