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案牍

    第一百六十三章 案牍 (第2/3页)

令,杨廷和只能起身告退,刚退到御书房门口便听朱厚炜说道:“别让杨一清来烦朕,越烦越哭越没银子。”

    杨廷和哑然失笑,只能躬身应命。

    身为皇帝,朱厚炜的案头上永远都是堆积如山般的奏章,大明历代君王只要不是朱元璋那样把皇权看的高于一切,死也要牢牢抓住权柄的工作狂外,其余的包括永乐皇帝那样的战争达人都是不胜其烦。

    朱元璋废掉宰相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可他儿子朱棣哪能吃得消,又不敢违背老爹大明不得立相的祖制,所以搞出了内阁来给他分忧。

    可朱棣也没想到他弄出来给他充当秘书的内阁,最后成了一头巨兽,后世子孙被这头巨兽将皇权死死限制住了,于是大太监出现了。

    英宗的王振、正德朝的刘谨、万历时代的冯保还有威名镇千古的九千岁魏忠贤开始粉墨登场。

    这些大太监说起来是皇帝扶起来和文臣唱反调的,可实际上也是为皇帝处理政务的。

    这也是因为大明独特的政务体系导致的君相分权制度。

    在大明,大臣上了一道折子,皇帝需要批复,批复过了以后要送去内阁,等内阁的意见批复之后送回皇帝这边,由皇帝下令给司礼监的太监来盖章,如此一道正式命令才算生效,从而具备法律效力,甚至于有些特殊的还需要六部给事中签署意见才行。

    所以六部给事中这样的小官就是典型的位卑而权重,至于司礼监的太监,在没有东厂以前说白了就是个管印章的,压根没权力。

    可是大明的厚实皇帝懒鬼太多,自己好不容易投胎生在了皇家,还好命成了皇帝,难道不该好好享受人生,每日里难道不应该吃喝玩乐,流连于花丛之中?

    批阅堆积如山的奏折?当皇帝是享福的还是来遭罪的?

    所以为了偷懒,为了享乐,不胜其烦的皇帝便将批阅奏折和盖章的权力直接交给了司礼监。

    这等于是太监完全行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