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漕运

    第六百零九章 漕运 (第2/3页)

漕运!

    漕运是什么?

    很简单就是运送粮食和货物北上南下的道路。

    这篇文章里面直接指出漕运之弊。

    ‘每漕一石抵都,常二三倍于东南之市价……税吏压榨,关卡纵横、腐败不绝……’

    殿试的题目是论‘天下兴弊’,要的是论,并没有指出该如何去解决弊政,但是这篇文章说了!

    海禁!

    海禁是祖制,而文章里面直接点明,这祖制不好,因为‘片板不得下海’的祖制存在,以至于沿海百姓生计无着,不少百姓甚至纷纷下海成了贼寇,反过来劫掠沿海,另外海禁还严重阻碍了水师的发展,导致海上倭寇日益猖獗,大明却束手无策。

    最后说到重点,认为海禁政策阻碍了海运,没有海运的便利,那么就只能依赖于漕运和陆运。

    而不管是漕运还是陆运都给了官府和胥吏肆意盘剥的机会,如此一来还阻碍了商道的发展,滋生腐败之风……

    好胆色!好魄力!

    这样的文章如果流入朝堂大佬当中,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朱厚炜甚至敢肯定,如果张骢没有直接交卷以至于让他先看到这篇文章的话,那此文他必然看不到,张骢也必然会被扔进三甲当中,甚至被官场排斥,一辈子仕途蹉跎。

    不过现在自然不存在了,张骢……

    当真不愧是嘉靖朝靠大礼议发家的幸进之臣,能这般把握到君王想要听什么,可见考前是用了一番心思的。

    而且提前交卷,也必然是早有谋划,当真是好手段。

    将卷子放在一边,朱厚炜心里已有定计,张骢快四十了,注定不愿意在官场上慢慢爬,那么他多半还是会想要走幸进之途。

    这位可是为了前程不惜和满朝唱反调,天生做孤臣的料子,他以后有大用。

    身为帝王,儒家大臣们教授的是治国之道,但是帝王在储君的时候,皇帝就会教太子帝王心术和权衡之道,不过这些朱厚照学过,他朱厚炜可没资格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