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冷暴力

    第三百五十八章 冷暴力 (第2/3页)

之为大明工业与科技的摇篮,在民间俨然已经享有杂学圣地的美誉,虽然很不为儒家所喜,但它就那么矗立在京城的国子监对面,给天下的儒生添堵,儒家还奈何不得……

    马慎砸了一块御匾,不但葬送了自己性命,还连累了十一位晋地大商家破人亡,谁不知道燕大就是皇帝的逆鳞,谁敢轻触,谁就要有被锦衣卫上门,然后网罗罪证,抄家灭门的觉悟。

    儒家读书人最不缺的就是韧性,历史上他们为了压制皇权,以杨廷和为首的大礼仪之争,最后争了数年,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更是争了十几年,这是话语权和理念的抗争,但是皇子皇女如何读书,儒家如何抗争?

    但是要说朝堂上动摇不了嘉靖帝的意志是常态,可要说儒家就会因此放弃,那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皇帝不是要让皇嗣去燕大读书吗?可以!

    群臣认了!

    但是不要忘了,现在翰林院里的翰林至少有七成在燕大挂了教习的名头,尽管是权宜之计,也不怎么出现在燕大授课,可教习终究是教习,在燕大是能来去自如的。

    而且杨廷和的公子,状元郎杨慎可是燕大的祭酒!

    “朝臣觉得坖儿就算进了燕大,也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朱厚炜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朕可以想象,一旦皇儿入学,必定会被那些个翰林团团裹住,想要去学格物,想和同龄孩子一起玩耍,几乎是痴人说梦。”

    玉姐儿甜笑道:“陛下为何不愿意让大儒教授孩儿呢?”

    “因为儒家教导出来的皇帝只是他们设想当中的皇帝。”朱厚炜不屑道:“儒家读书人因循守旧,古板不知变通,能做一手漂亮的道德文章,却未必能当的好治理一县的正印。

    在他们的眼里,父母官这三个字指的是百姓要把他们当成父母一样来供养,什么为民请命,那就是个笑话,他们代表的是士绅阶层的集体利益,为了维护士绅利益不受损,便可以损公肥私,可以虐民害民。

    当然,朕不是说儒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