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风声

    第三百八十二章 风声 (第2/3页)

    这其中的一切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极其凶险,满朝的大臣自大惯了,在一开始的那段时间内也没意识到皇帝隐藏的野心,等意识到的时候,想要反压,已然迟了。

    短短三年时间,嘉靖帝凭借一己之力让大明让整个天下完成了不可思议的蜕变,也正是这种蜕变,让满朝官员终于发现嘉靖帝真正看中的是什么!

    不是银子,银子只是嘉靖帝去实现自己施政目标的工具,所以嘉靖帝挥金如土,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两银子扔出去的时候连眉头都不带皱的。

    嘉靖帝的心里面装的是军队和百姓!

    在读书人的眼里,武人是厮杀汉,是贼配军,是导致社稷不稳,国家动荡的潜在威胁,所以他们看不起武人,想方设法的去限制武人。

    至于百姓……

    那不过就是泥腿子罢了,是可以随意盘剥、酷虐的对象,他们对小民不屑一顾,当民是水能载舟这句话是放屁。

    但是嘉靖帝真正做到了什么是‘君为轻、民为重、社稷次之’,也真将这句话落到了实处!

    要知道当初洪武皇帝将孟子牌位移出孔庙,就是因为这句话让太祖不爽,当然太祖皇帝出身民间,经历了无数的磨难才登临绝巅,他体民恤民,但是他不能忍受说他轻……

    而嘉靖帝则完全不在乎这些虚名,他对军队做出的一系列举措,在短短时间内获得了新军的效忠,以商行币,又迅速恢复了大明纸币的信用,还废除徭役,承包做工,快速在民间建立了无比巨大的声望!

    一桩桩事细雨无声却又雷霆万钧,嘉靖帝就好像是一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无敌军师,走一步算三步,眼花缭乱的手段让满朝官员只能疲于应付,他么的想抗争,大道理还说不过年轻的皇帝……

    儒家官员韧性极强,当他们发现无法抗争的时候往往就会选择逆来顺受,这就好像当初刘谨势压全朝的时候那样,满朝上下恨不得把刘谨千刀万剐,可依旧选择隐忍,直到时机出现才亮出了利刃,一击致敌于死命!

    皇帝和太监自然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