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抢功避责

    第四百三十一章 抢功避责 (第2/3页)

    烟瘾这玩意一旦染上了,想戒烟那他么可就难了,更何况在这个不懂烟草危害的时代,能排解烦恼的烟草为什么要戒?

    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烟草在京城流行,那么很快就会如冲击波一样迅速朝外扩散,进而成为大明居家旅行不可或缺的必备品!

    现在朱厚炜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扩大产量,以满足市场日益庞大的需求了……

    百官都知道朱厚炜是从古至今最能赚钱的皇帝,大明嘉靖帝的内库也必然是古往今来最丰厚的内库,但是只有朱厚炜自己知道,他拼了命的赚银子,最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因为要花银子的地方太多了……

    这个时候冯睿也该到了黄河了吧。

    原湖州知府冯睿,入京成为水利部副部长,入宫谢恩之后,便被朱厚炜发配去了黄河!

    随同他一起的还有内阁辅臣、水利部部长翟銮,以及十几年这些年一直在研究治水的学子。

    很显然翟銮很不服气,他不认为连儒家大臣都无法治理好的黄河水患,皇帝仅仅凭借几个毛都没长齐的毛头小子就能治好,所以他要亲自去。

    不过翟銮虽然管水利,但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也不打算干涉,他只是要冷眼看看,如何治河!

    但是很显然冯睿就是个悲剧,因为永王因为太湖大水的事,他在湖州知府干了三任近九年,如今守得云开见月明,被皇帝委以重任,最后又悲催的发现……

    因为有翟銮跟着,如果黄河被治理的有效,那么此等功劳必然会落在翟銮的头上,而翟銮也必然因黄河治理而名垂青史,可他呢?

    读书人岂能没有功名心,哪怕冯睿觉得自己在湖州已经被磨平了棱角,可面对这等毫不掩饰的抢功也是急的难受。

    更何况还不止抢功,还有避责,如果黄河治理不力,甚至在治理期间泛滥,那么责任是谁的?

    肯定不是翟銮的,肯定是他这个副部长的,副职难道不就是用来给领导背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