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立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立 (第1/3页)

    “陛下,王守仁返京,殿外觐见。”

    朱厚炜豁然起身,旋即又坐下,但是脸上激动的神色还是让在座的四位重臣动容。

    王守仁回京,皇帝不可能不知道,可即便知道,当得知王守仁入宫在殿外侯见的时候,皇帝都能如此激动,可见其是何等的简在帝心。

    为人臣子,能到这份上,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吧。

    对于王守仁,其实满朝上下的大臣还是颇有微词的,这其中有嫉妒有不屑还有愤怒等等情绪夹杂其中。

    嫉妒是因为王守仁太得圣宠,用后世流行的说法就是典型的羡慕嫉妒恨,都是进士出身,凭什么你王守仁能深得皇帝信任,还不吝简拔,而他们却不能。

    至于不屑则是简单的多了,因为王守仁立志成圣的志向在大明根本不算什么秘密。

    成圣……古往今来,儒家士人成圣的满打满算也就三个,也就是孔子、孟子和朱子,至于二程之流,哪怕有震古烁今的横渠四句,可显然还欠缺一些火候。

    你王守仁也敢成圣?你够什么资格觉得自己能成圣,谁给你的底气!

    众所周知,想要成圣,最起码要具备三个要素,也就是立德、立功和立言。

    王守仁想要成圣自然不是打打嘴炮,他从儒学当中引申而出的心学,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为本,能经受得住天下士人的挑刺,已然是立德。

    而立言无需多说,王守仁将毕生所学,著述成书,名为《阳明心学》,自然算得上是立了言。

    而且最让士人嫉妒的是,据说这心学名字还是嘉靖帝亲赐,而且还为王守仁的心学书了序,其中‘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俨然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阐述的淋漓尽致。

    嘉靖帝为何能写出这样的四句总述?很显然是皇帝真的深入研读过王守仁的著作,这要是不让天下读书人嫉妒恨才叫有鬼,毕竟著述立说的人多了去了,也没见皇帝给谁作过序。

    最典型的就是王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