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三权

    第六百二十一章 三权 (第2/3页)

力推进新学……”

    朱厚炜大笑道:“民族、民权、民生,这三个方面只要做好了,社稷江山自可万载传承,我儿能将民生理解到这地步,为父于心甚慰。

    为父曾经说过,当下最合理的政治模式是皇室集权和三权分立,然而立法、行政、司法这三权若是分立,皇权就有被架空的可能,可皇权独裁,一旦出现昏君,对于社稷而言就是灾难,其中取舍,难呐。”

    朱载坖不知该说什么,他的父亲乃是华夏千百年来最伟大的帝王,而且没有之一,然而就是这么伟大的帝王遇到这事的时候也觉得棘手。

    说白了也确实是取舍,因为皇室集权和三权分立本身就是对立的,皇室集权就是皇帝出口成宪,可以随心所欲,生杀予夺,这也是大义名份,所谓的君为臣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皇室集权也存在根本性的弊端,这个弊端就是不能出昏君,一旦出了个昏君,恐怕就是民不聊生乃至国家衰败,甚至是起义遍地,动摇社稷基石了。

    封建制度本身就是家天下,这个家指的是皇家,也包括士大夫家族和那些跟皇家属于利益共同体的宗室勋贵。

    这就是一个小的圈子,以小范围的特权阶级来统治整个王朝,皇家和这个圈子是互荣互补,利益也是息息相关的,皇家要是谈民主,那置这个圈子于何地?

    百姓再念皇家的好也没用,这个盘根错节的圈子会无所不用其极的把台上的‘昏君’赶下台。

    嘉靖朝之所以能成功,完全是因为朱厚炜打了这个圈子一个措手不及,如果不是从盐政敛财,满天下圈子没注意,如果不是朱厚炜在湖州的时候就培养了数千精锐,进而能够快速接手,控制,整饬了军队的话,他想玩改革?估计这个圈子就能先把他给玩死……

    作为穿越而来的皇帝,朱厚炜很清楚皇帝集权的好处和坏处,这最大的好处对于昏君而言可以为所欲为,而对于明君而言则是可以以自己的意志来推行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