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守城的海盗们

    第三百九十四章 守城的海盗们 (第3/3页)

于明军而言,那就是用来抗击楚贼大量火炮城防工事。

    参考当初史可法构筑的九江城防体系,当时的九江城的城头上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城垛了,早先的城垛,要么被拆掉,要么在城垛后方堆积砂石变成了两三米厚的小城墙。

    为什么,因为实心炮弹击中城垛之后,单薄的城垛根本承受不住实心炮弹的冲击力,进而这些砖石会崩裂飞溅,并对周边的明军士兵造成杀伤……

    被实心炮弹击中而崩裂溅射的碎石,比楚贼里的开花弹杀伤力还要更狠……

    因此当时的九江城的守军干脆把一部分城垛给直接拆了,还有一部分城垛虽然留着,但是会在城垛后方堆积大量的砂石,直接把城垛变成了好几米厚的小型城墙……

    尤其是当时九江城墙上的火炮阵地,更是非常的典型!

    炮位前方的城垛都被一股脑拆掉了,然后在火炮前方部署了厚达两三米的沙袋,并且这些沙袋还是环形结构,火炮就部署在这些环形沙袋之间。

    哪怕是九斤野战炮打出来的实心炮弹,对这种前排两三米厚的沙袋工事也很难给明军造成什么致命伤亡。

    同时在左右乃至后方都部署单薄的环形沙袋,也能够有效的防止落在附近的开花弹的杀伤。

    此外每门火炮的环形沙袋工事上方,还会有厚木作为支撑的顶盖,这种顶盖防御能力虽然很一般,也挡不住四十八斤的炮弹直接落下后爆炸的威力。

    但是如果楚贼打出来的开花弹是在半空中爆炸的话,这种顶盖是能够有效的阻挡开花弹的弹片杀伤的。

    而实战中,楚贼的开花弹很少说会有炮弹能够准确落在炮位的顶盖上直接爆炸的。

    楚贼的臼炮炮手们,更喜欢把引信剪短一些,然后在榴弹在临近敌人阵地的空中就直接爆炸,以空爆喷洒弹片的方式大量杀伤敌军有生力量。

    主要是因为炮弹落地后,高速撞击下火绳引信很容易出现问题,进而导致出现哑弹。

    这年头落地爆炸的榴弹,哑弹率可是非常高的。

    哪怕不考虑哑弹问题,只考虑杀伤力问题,地爆也不如空爆的。

    所以楚军的臼炮炮手,基本都一门心思的琢磨如何让炮弹在敌人头顶上爆炸,而不是让炮弹在敌人脚底下爆炸……

    作为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当时九江城头上的明军炮位,就给自己加了顶盖。

    还别说,效果相当好!

    当时九江城头上的那几座明军的炮台,虽然一直都被楚军炮火压制,但这些炮位却是始终都保持了战斗力,哪怕临近城破之际,都还有不少火炮在持续开火还击呢。

    直到楚军杀上城头后,这些炮台上的幸存炮手们才陆续投降……

    而这些炮手能坚持到最后一刻,可不是因为他们多么勇敢,而是炮位的防炮工事着实不错,保证了他们的安全。

    这同样也是他们到最后投降,而没有中途逃跑的缘故,因为外面炮弹满天飞,离开炮位防炮工事逃跑,会死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