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核心目标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核心目标 (第2/3页)

    汽车产业是一种典型的龙头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其他诸多产业的发展,而相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样也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以及税收。

    所以,帝国官府在扶持汽车产业上,得到的好处远远超过付出。

    如果从投资角度来看,大楚帝国在之前十多年里对内燃机产业以及后续汽车产业的一系列扶持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回报是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甚至从整个帝国的政治经济民生等战略角度去衡量的话,所获得的回报甚至无法用数字去估量!

    怎么估量?

    这可是一个发展成熟后,其产值有望占据整个工业体系产值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超级产业……这种产业你根本无法用单纯的经济数据去衡量。

    而是应该用社会稳定,经济民生等更高的层面去衡量!

    而税收回报,可不是帝国高层当年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的主要原因……甚至都算不上是原因之一。

    帝国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因说复杂也复杂,但是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的:首先是大量的就业,就业等于民众收入。

    其次是用汽车大规模取代骡马,减少骡马所需的粮食良好,继而腾出来粮食-耕地用于满足民众所需……大几千万匹骡马它们耗费的粮食或农田,足以养活两三亿人口,或者是让现有的楚国人口能吃上更多,更便宜的粮食。

    这两者归根到底到最后,都是为了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

    提升民众生活水平,这才是大楚帝国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的核心因素。

    不仅仅是汽车产业,实际上其他绝大部分政策的背后深层次的目的,也是为了提升民生。

    让八亿楚国人生活的更好,这是当代大楚帝国官府的重要追求……当然,这不是帝国官府的核心目标!

    帝国官府最核心的目标,始终是维护罗志学为核心的皇权统治!

    作为一个典型的帝制政权,大楚帝国官府和其他各种政权一样,一切施政的出发点都有,且只有一个目的:维护统治!

    而什么民生啊,军事力量啊等诸多乱七八糟的,那都是维护统治的手段和工具。

    当了解了这一点之后,你就能够了解罗志学以及太子罗戠,还有大楚帝国核心大佬们,也就是那些参务大臣为什么一天到晚都盯着普通人,操心普通人赚的钱多不多,吃的饱不饱,穿的暖不暖,住的好不好了……

    因为这些最基础,看起来和这些大人物们没啥关系的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乃是大楚帝国能否维持统治的根基!

    你总不能指望八亿帝国子民饿着肚子喊陛下万岁吧?

    瞎搞乱来,导致民不聊生的话,你总不能指望几百万楚军将士还站在皇帝和权贵这边吧?

    楚军的将士们,那也是有家人,有亲友的……而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士兵们,他们也是有立场的!

    如此简单的道理,帝国的普通官员乃至一些权贵们可能不清楚,或者说当做看不见……但是能够进入参务院,成为参务大臣的

    大楚帝国真正的统治者们,他们是很清楚的!

    能够进入参务院里的这些大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人精……这些人好坏很难说,但是能力以及认知绝对没问题。

    至于帝国皇帝罗志学,他就更清楚了……他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的,统一华夏后他也防着别人造他反呢。

    军事和政治构架上的诸多设计,其实都不是说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或者提高行政效率,而是为了避免单个权臣的出现……

    为了避免一个权臣的出现,罗志学干脆搞了九个权臣出来……参务院制度就是这么来的,后续更是参务院又进行了扩充,把参务大臣的人数扩充到了十一个人。

    只有一个权臣的时候,这个权臣就很容易冒出来不必要的想法,比如各种政变……

    但是有十一个权臣的时候……哪怕其中有个别人有这个想法,那也得憋着,因为你无法确保其他人也跟着你一起造反,即便是和你一起造反,凭什么你能当老大,我就要给你当手下?

    大楚帝国的参务制度,可从来没有所谓的首席参务大臣,参务大臣领班之类的……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以前的罗志学,以及现在的太子……他们两人本身就是皇权自身。

    十一个参务大臣,互不统属,各自负责某一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