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蹴鞠表演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蹴鞠表演 (第2/3页)

府当地官方对蹴鞠运动还是比较支持的……俱乐部虽然没几个钱,当地的球迷的消费也普通,但是……人家能通过运动装备赚的全国球迷的钱啊。

    当地的支持政策,也让松江府拥有了大楚帝国里最密集,含金量最高的众多职业蹴鞠联赛。

    光是参加泛江南蹴鞠职业联赛的甲级球队就有足足三支,而且名气都挺大的,不单单在本地,在外地也大有名气。

    西城队,黄浦江队还有华亭队,都是冠军赛里的常客,经常在金陵的皇家体育上里,为国人乃至帝国权贵们献上精彩的冠军赛决赛对决!

    当地的职业联赛多了,比赛质量高了,同时市场宣传的也不错,再加上民众本身的日常娱乐,情绪发泄硬需求,最终导致了松江城里的蹴鞠市场比其他城市的要更加火爆。

    比赛日里来观看比赛的人数比较多。

    而大量人员的聚集,自然也有着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当地巡警机构一向来都比较重视比赛日的比赛安全的。

    在巡警们的大力维持下,观赛的人群陆续进入西城体育场。

    西城体育场,这并不是西城蹴鞠队自己的专业蹴鞠球场……在西城区这样一个地价昂贵的地方修建这么一个庞大的球场建筑,把整个西城队卖了都修不起……

    这个体育场,乃是松江城官府修建的一座公共体育场,主要用来承接各种体育活动乃至活动演出等一些大型的活动,用来丰富市民生活,顺带带动周边消费经济的。

    西城蹴鞠队租用了这座体育场,用来举办各项赛事。

    整个西城体育场的占地面积非常庞大,中间拥有非常宽大,长一百多米的球场空地,而四周的观众席并不是一层,而是有两层。

    再在加上为了尽可能的安排更多的观众入场,因此座位比较紧凑,如此情况下整个体育场里光是观众座位就达到了两万多,再加上临时开放的站票,因此实际观赛人数能够达到三万人。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一场蹴鞠比赛有三万人前往观看,足以证明当代楚国人,嗯,主要是城市里的中低收入阶层对蹴鞠运动的喜爱……

    或者说也谈不上什么喜爱,更多的还是一种宣泄情绪之类的态度……还有不少是看热闹的。

    有相当一部分其实都是外地过来的游客,来这里游玩的时候,安排时间来看一场

    球赛,体验体验大城市的一流球队比赛的氛围。

    所以这么多观众里,其实有不少连蹴鞠比赛规则都不知道。

    而当代大楚帝国的蹴鞠比赛规则,某种程度上和后世现代足球的比赛规则有些类似……毕竟这玩意虽然是从传统的蹴鞠游戏里发展而来,但是中间被罗志学给引入了后世现代足球的一些比赛规则。

    不过区别也有,那就是身体对抗更加强烈一些…而且得分更加频繁…

    身体对抗方面,后世现代足球里球员们是不穿戴防具,顶多就是在小腿上加护具而已,为了球员安全自然会禁制很多身体对抗动作。

    但是蹴鞠比赛之前在军队里推广的时候,为了培养团队合作,竞技对抗精神,本身就对坑比较频繁,为了避免受伤所以就加入了比较完善的防护,比如头盔,护膝,手套,护胸等。

    这些防护措施本意是为了避免士兵们玩这种激烈对抗游戏的时候受伤,但是传入到民间之后,这种带着护具比赛,保障安全的情况下也比较激烈,有比较强的观赏性,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现代楚国里的蹴鞠比赛中的激烈身体对抗,也是推动蹴鞠比赛商业化的重要措施……

    毕竟,没人愿意看见二十八个人单纯球场上追着一个鞠球跑来跑去,然后还老半天还没有进门得分,也没有人仰马翻,球员之间也不打群架,不打裁判……整个场面昏昏欲睡,看着都想让人睡觉的蹴鞠比赛!

    大楚帝国里的蹴鞠比赛里,因为身体对抗很多,所以经常能够看见人仰马翻的场面……别管进球与否,光是看这场面就值票价了。

    要不然,岂能这么多人花钱进来看比赛?人家看的就是二十几号壮汉人仰马翻的场面,再来点戏剧性的表演就更好了。

    当然,这种身体的激烈对抗其实也只是看着场面热闹,实际上很安全的……一些会导致受伤的风险动作也是被严厉禁制的,准许的是寻常的身体对抗,这种寻常的身体对抗里在有护具的保护下,再加上球员们的常年锻炼,身体素质极好以及对各种自我保护动作,对抗动作都有针对性的练习。

    因此看上去危险,实际上危险性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大……比那些不带防护的其他比赛安全多了。

    比如楚国里上流社会里还盛行马球,这玩意才是真危险,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两个倒霉蛋受重伤甚至死亡。

    身体对抗,场面热闹这是蹴鞠超过其他赛事,在民间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另外一重要因素就是蹴鞠的进球得分是比较频繁的,可以让人们经常能看到进球的场景,进而刺激观众的热情。

    一场比赛下来,双方加起来进十几球是常态!

    为什么会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