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回本土创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回本土创业 (第2/3页)

些中等城市的核心建筑,在大城市里也是属于重要商圈。

    但是到了欧洲这边后,就显得有些水土不服了……太阳百货公司高估了数亿欧洲人的消费能力!

    尽管他们在之前的市场调查里,得知了欧洲地区里的权贵富豪们不少,这从之前欧洲地区里一口气订购了上万辆中高端汽车就能够看的出来。

    这地方有钱人是真心不少!

    他们的打算是在东伦敦这个欧洲地区里经济最发达,同时也算是交通比较便利的土著城市作为起点,然后把欧洲地区的这些上层群体也纳入自己的客户群体里。

    但是……他们真正搞起来后就发现,自己高估了这些欧洲人的消费能力。

    而东伦敦的太阳百货,虽然规模比较小,商品种类也少一些,整体的投资成本以及运营成本对比国内的太阳百货缩减了好几倍……但是依旧入不敷出,以至于到现在都还在亏损状态。

    想要收回投资都遥遥无期!

    太阳百货作为第一个涉足藩属国中高端零售市场的前驱,已经面临着可耻的失败!

    至于原因?

    还能有啥原因,土著太穷!

    虽然顶层的土著有钱,一两千块的豪华轿车都能买得起,但是这些人的数量太少,而真正的消费主力是那些中高收入群体……嗯,楚国人眼中中高收入群体,大概就是年收入数百楚元到数千楚元的这一群体。

    这些群体,才是太阳百货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体。

    但是很可惜,这些人在欧洲地区的土著群体里太少了。

    实际上当代欧洲地区诸多藩属国里的人群收入结构,是一种类似钉子的形状。

    最顶层的尖端群体,也就是王室以及那些大贵族,富豪商人等非常有钱,几十万楚元甚至上百万楚元身价的都不在少数。

    然后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富豪,高收入群体……按照正常来说,这些人往往会比顶层的权贵富豪群体多很多,但是在这些土著藩属国里却不是这样,其人口比例非常小,并没有比顶层的权贵富豪多太多。

    再过来则是中等收入群体,按照道理来说,这部分人应该能够占据总人口比例的二三十个百分点甚至更多,比如大楚帝国,

    但是欧洲的藩属国里,这些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口比例往往只有几个百分点。

    大部分欧洲藩属国的人口结构,是中层,高层以及顶层的人全部加起来,都只有总人口的个位数比例。

    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多,全都是低收入群体。

    从社会经济角度去看,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状态……但是摸着良心说,这已经是欧洲地区过去十多年各种社会和经济改革,融入楚国全球经济体系之后的结果了。

    在楚国人到来之前,他们更惨……

    除了贵族就是农奴……

    实事求是的说,楚国人的到来,实际上是给广大的欧洲,西亚,印度等各藩属国底层民众带来了更好的生活。

    这一点,从各藩属国的人口数量都在持续飞涨就能看的出来。

    但是,即便是发展了十多年的欧洲地区的经济结构以及人口结构,依旧支撑不起太阳百货这种专门面向中高层的中高端零售行业。

    所以,太阳百货亏大了,他们公司都已经在琢磨着把东伦敦的商场关门歇业,再把商场大楼挪作他用或出租或出售来挽回损失了。

    总不能一直这么亏下去。

    而东伦敦太阳百货的失败,也给其他的楚国商人们一个启示,那就是不要以国内的经验来对待藩属国市场。

    因此后来进入东伦敦零售市场的楚国企业,清一色的主打中低端零售……

    其中有投资矿务产业起家的富豪安通宣所投资建立的安氏百货公司,旗下主打的连锁英伦超市,走的就是小而全,经济廉价的路子!

    嗯,实际上就是杂货铺,只不过利用庞大的资金构筑起来了采购,物流供应链,用来降低成本,进行统一运营。

    还别说,这玩意的生意就好多了,而且也比较赚钱。

    安通宣在英伦地区尝试了这种小商超的连锁模式的甜头后,已经是开始凑集资金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