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臣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百四十三章 臣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2/3页)

次被“骂死”的梅伯,一时间又有些踌躇。

    毕竟,年纪大了,谁没点高血压、心脏病什么的,都不好意思说是老臣。

    他们此时也只能在心中盘算如何应对,待到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

    不然此时上去万一说不过,被气死怎么办?

    “内廷外臣,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这是说给谁听?

    表面上说的是内廷和外臣,但却感觉是在影射他们这些潜邸旧臣和我们这些朝堂之臣啊!

    还俱为一体?

    我们会与你们这些小人为伍?

    呸!

    奖罚一致?

    我们才不会陪你们吃瓜烙!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作奸犯科,刑?

    群臣立刻从里面听出了关键字,一时有些激愤!

    我们都是贵族,还想对我们上刑不成?

    你以为我们是你们这群小人?

    这是要挖我们的根!

    “商容、赵启、费仲、飞廉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王简拔以遗陛下。”

    虽然费仲、飞廉确实是先帝简拔,但与他们这样的托孤老臣比起来,显然不是一个层面!

    这个胡雷把两者混为一谈,是要混淆视听吗?

    首相商容和上大夫赵启此时被点名,尤其还和费仲、飞廉放在一起。

    那感觉极为酸爽,简直好像吃了三斤屎一样!

    “愚以为内廷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若是没有费仲、飞廉,满朝文武定然觉得这是良言。

    但忠谏之言中混入这两个小人,满朝文武都面露不屑。

    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谏言之中也能掺杂这么多私货!

    “太师闻仲,性行中正,晓畅军事,历经三朝,先王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为太师。”

    终于没再夹杂恶心的东西,满朝文武终于缓了口气。

    说起闻仲,大家还是都很服气的。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刚缓了口气,接下来这话却让黄飞虎心中难受了。

    营中之事你不问我,问闻仲?

    他不是文官之首吗?

    黄飞虎此时很想问问,你把我镇国武成王放在哪里?

    “近贤臣,用小人,此商所以兴隆也;远贤臣,弃小人,则商必然倾颓也。”

    简直是胡说八道!

    满朝文武刚觉得缓了口气,却被“小人”又给噎住了。

    自古以来,贤臣与小人便是对立,怎么到你这里听着是一个意思?

    “昔日陛下,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夏桀,若其知此道理,如商汤用伊尹,夏桀何至亡矣?”

    好家伙!

    这个理解让众人一愣!

    搞了半天,夏桀是亡于不用小人,而商汤兴于用了“伊尹”这个小人?

    好多刚刚没有贸然上前的臣子,此时都有些庆幸。

    因为,这一句就让他们无可反驳!

    伊尹是谁?

    殷商的开国宰相,那是有明确记载的小人!

    没错,就是他们鄙视的小人!

    他爹是个厨子!

    他也是个厨子!

    他治国的理念就是“以鼎调羹”、“调和五味”!

    厨子,那可是妥妥的小人啊!

    “黄飞虎、李靖、尤浑、恶来等,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商室更隆,可计日而待也。”

    这次轮到黄飞虎恶心了,他终于感受到刚刚商容、赵启的感觉。

    他宁愿胡雷说闻仲掌管兵事,也不想被提及自己了!

    同样被点名,尤浑此时却泪流满面。

    军师没有忘记自己!

    刚刚费仲、飞廉都提过了,可那都是不真正的小人。

    这让尤浑不由得怀疑,胡雷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

    直到此刻,听到他说自己是贞良死节之臣,尤浑恨不得立刻为国捐躯!

    之前被点名的费仲、飞廉等人也是一样,一个个都觉得与有荣焉。

    他们一直觉得,整个大商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重臣,却一直背负骂名!

    此刻胡雷将他们与商容、闻仲、黄飞虎等人并列,他们各个挺直身躯。

    他们觉得自己配得上!

    他们甚至各个都想着,若是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就算立刻原地爆炸,也都值了!

    “臣本修真,炼气于邱鸣,修身养性于山中,不求闻达于凡俗。”

    终于,胡雷的奏疏上停止了恶心众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