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开科取士

    第五十四章 开科取士 (第2/3页)

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他们要爆发的时候,那时候的大隋能够阻挡的了吗?黄明远不由得想起陈胜的那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没有人会甘愿去死啊。

    当时张衡劝谏天子要爱惜民力,被训斥了一顿,黄明远自是更不敢开口了。

    而这一次回家,杨广正好用这套依仗显摆了一路,摆足了天子的威风。

    杨广回京之后,黄明远本来还想向杨广汇报一下关于宣华夫人的丧葬之事,但被杨广拒绝了。一个先帝的嫔妃丧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黄明远被杨广晃了一下子,天子的喜爱真是令人吃惊啊,难道那个在扬州城头追忆宣华夫人的人不是你吗?

    壬子(二十八日),杨广下令召陈氏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由是并为守宰,遍于天下。如陈叔贤(陈叔坚)为遂州刺史;陈叔卿为都官侍郎;陈叔齐为尚书主客郎;皇太子陈渊为散骑侍郎。

    至于杨广为什么授予陈氏子弟官职,官方没有说法,不过私底下众人皆传言杨广宠信妃子陈氏,其原为南陈广德公主。一时之间,纷纷扬扬,也没有定论。

    很快众人的注意力又被转移了。

    同月,杨广下令黄明远以宰相的身份筹办进士科考试,这场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正式被拉开了帷幕。

    整个中国官员的选拔方式是经历过很漫长的变迁的。周代以“乡举里选”的方式,即由“乡老”(族长)等选拔本乡土的贤士,经过地方长官的层层上贡,直达中央。虽然有选拔,但核心还是周代的“世卿世禄”制度的延续。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卿世禄制被严重破坏,由举荐考核而任用(以及按劳绩提升)的官僚制度逐渐产生,这实际上已经算科举制度的萌芽了,只是没有什么正式的制度进行支撑。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汉代各科察举都要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