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长安之变(五)

    第八十九章 长安之变(五) (第2/3页)

  项羽垓下兵败,汉军包围了西楚都城彭城,整个项氏宗族,面临着灭顶之灾。这时项伯审时度势,便率领彭城的项氏宗族,举城投降,没给汉军大肆屠杀的机会。而刘邦也为了收揽人心,便赦免了西楚项氏的诸位宗亲,将他们赐姓为刘氏,并册封项伯为列侯,封邑射阳县。九年后,项伯才病逝,寿终正寝。

    这平皋侯名项佗,是项羽堂兄的儿子,曾担任魏相、西楚柱国、砀郡长。他跟着项伯一起投降,最后被封为平皋侯,到他曾孙的时候,这爵位还传着呢。

    至于这桃侯,更是厉害。

    桃侯项襄,在定陶便投降刘邦,被封为列侯。他投降刘邦之后,整整活了三十五年。

    项襄故事不多,他儿子就厉害了。他的嫡子项舍,在汉景帝执政时期,曾先后担任太仆、御史大夫、丞相,爵位也是传到曾孙。

    项舍能当宰相,不就是刘家人记着项襄投降的功劳。

    至于其他项家子弟,投降刘邦之后,获得高位、爵位者,不计其数······”

    李幼良其实听不懂这么多的官职、人物,但大体意思还是明白的。项羽几个亲戚投降了刘邦,然后获得了重用。

    李幼良是凶残,却不是傻,他很快便反应过来长孙敞的意思。

    “休明,不对啊,你这是要让我做项伯啊。”

    长孙敞听了并没有惊慌失措,也是笑道:“郡公说笑了,敞怎么敢。昔日射阳侯三人之事,不过是个故事,敞也是博郡公一笑便是。

    今关中之地,安稳如山,楚汉旧事,尽是些笑谈。”

    李幼良此时也酒醒了,他琢磨着,别管长孙敞到底是什么用意,但这也是个路子啊。

    前面便说过,李幼良这个人,缺乏敬畏之心。他跟着流氓、浪荡子、游侠之人野惯了,其父和几个兄长又死得早,根本没人教导,所以这使得李幼良这个人,格外的自我、敏感又残暴、多疑,为达目的,不折手段,根本没什么大局意识、规则意识。

    此时的李幼良不是怒斥长孙敞,甚至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