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五百五十三章 合格的长生者

    第二千五百五十三章 合格的长生者 (第2/3页)

    总而言之,王大凡很快在他的新手期六年里,走遍周围七八百里,百十几个部落。

    成果显著。

    每个部落都有他的子嗣。

    而这也引发了一个问题。

    必须要有姓来区分他的孩子了。

    不然的话,还是很容易撞人。

    就这样,古代穿越者很快就在六年之后被淘汰了。

    像王大凡则是一路大踏步前进。

    一路上升。

    为了区分他的孩子,以至于各个部落第一次出现了姓。

    就是为了区分他借种而生的孩子。

    慢慢地其他人也学会了。

    不再用一个单独的简单名字,而是用姓+名。

    其实后世的姓氏问题很复杂。

    直到封建时代才开始彻底简化。

    一开始是用封地,官职,所在处做名字。

    而且姓和氏也是有区别的。

    比如秦始皇的名字,嬴姓赵氏。

    到后来人们不这样玩了,这也是贵族力量衰退的标志。

    将各种礼仪复杂化,是贵族的专属,用这种东西来建立门槛。

    阻止后来者进入。

    然而大夏土地内卷太厉害了,懒惰的贵族很快就会淘汰了。

    然后就是封建地主乡绅。

    接着他们也不够卷,也被淘汰了。

    又来了现代工业,于是继续卷。…。。

    人口的基数,给了卷的自信。

    而王大凡也是如此,他的家族也越来越兴盛。

    只是现在他所谓的家族,还只是一个大散装的。

    他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经典意义上的家族。

    他仅仅是将自己的血脉和一少部分宗族和生存知识传播出去了。

    比如最简单的,同姓不结婚。

    他从自己的外挂里,还没有得到多少真正的力量。

    所以王大凡也开始思考新的策略。

    现在已经保证了自己的安稳。

    家族种子传出去了。

    但是家族的名声,传承,文化,家规还没有传递下去。

    家族的核心在于姓氏,在于名声,在于内部的规矩、理念,还有向心力。

    现在这些统统都没有了。

    他的所谓家族,只是分散在各个部落中的壮士罢了。

    他们彼此之间也没有任何向心力。

    甚至还会互相争斗厮杀。

    并不以同一个姓为自豪。

    这一天。

    王大凡就被自己的孙子杀死了……

    原因仅仅是对方看上了一只猎物,被王大凡先打了。

    结果那孙子就杀了自己的爷爷……

    临死前,王大凡才知道他是自己孙子。

    难怪有点像,就是这点像,让他迟疑了一点下手。

    原始人生孩子早,13到15岁之间生。

    所以王大凡做爷爷会做得很快。

    他的儿子十多岁就要生孩子了。

    结果就死了。

    好在他接着转生。

    就转生这个孙子的父亲身上。

    于是回家后,当那孙子高兴地带着猎物时,结果就因为左脚进门,被痛打一顿……

    王大凡保证会让这孙子比自己死前痛……

    确定了自己不会死后,他也开始耐心发展家族。

    毕竟现在他已经不担心意外死亡。

    王大凡开始做新的规划。

    现在家族人口是1200人到1800人之间。

    天下布种初步达成。

    没有大事,不可能让他灭族。

    他决定召集一部分人,然后建立自己的部落。

    随后王大凡开始迅速召集起人手来。

    还是有一些老实笨蛋孩子愿意听从他的指挥。

    一来是他这个新身份在部落中,就是有地位的。

    二来是他能给出更好的生活。

    毕竟他是现代中的一个普通人,做事有一些底线。

    不是那种杀伐果断的职业和性子。

    他还是选择靠利益来摆平大家。

    于是他很快召集起来一只数百人的部落。

    都是他的子女组成的。

    接着他们就开始正常的分出部落。

    这不是反叛。

    而是原始部落的正常分流。

    因为以采集为主,人口一多,必须分散到远处。

    这才能得到足够多的果实。

    其实农业封建社会也是如此。

    人口一多,必须去荒地垦荒。

    直到被地形阻隔,无可垦荒。

    或者垦荒成本太大了。

    于是就进行最为残酷的内卷。…。。

    200年一个周期,真“卷死”一批人后,幸存者再活下来。

    不得不说,工业和航海,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