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李世民的信心

    第十一章 李世民的信心 (第2/3页)

全部听从,他做错了两百件事不止,但是他也改了两百件事不止。

    李世民的确不是好人,他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他会因为喜爱而罔顾礼法,但是他有一个好妻子,一个好臣子,会在最关键的时候勒住他,而他也会听从,这就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一介县丞敢于上书直接怒斥皇帝,他愤怒欲杀人,因劝谏而更改为赏赐。

    他不顾礼法,肆意妄为,他打着真情人性的口号,做着让自己顺心如意的事情,但是他也会因为劝谏将自己坐下来的事情改正,因为有人告诉他,他是皇帝,就要受到常人不能接受的约束。

    因为他的一言一行关乎天下。

    魏征辅佐李世民十七年,忤逆了他十七年,但是李世民让他善始善终,没有对他受到任何的委屈和失落。

    他作为一个皇帝,或许他有诸多问题,但是他能改,会改,这不是一个好皇帝么?”

    “是,魏征死了之后他才算账嘛,真是仁君!”

    那人仍然是不屑一顾,他说了另一件事实。

    “你知道他推翻了魏征的坟,那你是不是也应该知道他最宽容,最希望的亲儿子反叛,是侯君集与杜正伦为其左右,这两个人全都是魏征亲自推荐之人。

    你又知不知道魏征曾经一度要成为李承乾的老师,却因为自己爱惜羽毛不肯加入其中,让李承乾没有最后被规劝的机会。

    他将对李承乾的愤怒发泄到了魏征的身上,这就是他的冲动,没有人劝谏,他就是做错了。

    可你又知不知道,就在一年之后,他出征高句丽虽胜而无功,他再次怀念魏征,为他所做之事尽全力弥补,甚至自己偷偷的前去祭祀忏悔?

    还是那句话,他就是冲动,就是有诸多欲望,有诸多问题,但是他知错就改!

    你说憧憬的隋文帝杨坚,当年因为他人之污蔑,暴杀他大隋名将史万岁于朝堂,之后为了顾忌面子依旧选择下诏列出许多罪名。

    杨坚乃是明君,他也有一个知晓大义的妻子,也有无数名臣名将,但是他都过不了这一关。

    可是李世民可以,当年有人劾奏李靖治军无方,在袭破颉利可汗牙帐时,一些珍宝文物,都被兵士抢掠一空。

    李世民暴怒而惩处李靖,在李靖已经认罪之后许久,李世民查明真相,亲自承认自己错怪李靖这件事情。

    不但为李靖证名,也亲自将自己所作所为,全都昭告天下,留在了后世。

    这就是他李世民,他有着远超常人的欲望,也有着将自己放在天下之后的决心。”

    这一次对方没有在说话,他还是不肯服气,但是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继续说些什么了。

    而陈光年却没有停下来自己的思绪,他这一刻似乎将他特殊的经历,和自己慢慢的开始了糅合。

    他曾经问过李世民,为什么他明明算不得立国之首功,明明他不是顺位继承,明明他有着诸多的问题。

    他就是不肯杀那些名将功臣,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他为什么可以不顾自己帝王尊严,任凭一个小小的县丞都可以对他进行弹劾上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