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明:明朝的特色——八股文(上)

    补明:明朝的特色——八股文(上) (第3/3页)

    所以直到元朝中期,元仁宗终于将朱熹给请了出来,直接将朱熹对于四书五经的注解作为了考试的标准答案。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其原因的确是有二。

    第一,那个时候的理学已经和朱熹时期最开始的理学有所不同了,已经经过了一次次官方的改变之后更加的适合当初的皇权朝廷。

    第二,所有人也必须承认的一件事情,在那个时期,朱熹对于儒家的注解的确是最全面也是最细致还是最新的那个版本了。

    能力在那儿,你说啥都没用。

    而在规定了标准答案之后,那么后面的事情也就出来了,那就是炫技容易引起考官的重视。

    毕竟这个时候大家的名字已经被糊住了,没有了办法直接作弊那么就只能看文章写下来的高能如何了。

    而用各种精妙特殊手法写踹了的文章虽然看上去很像炫技,对于一些名臣来说这也是胡闹。

    可你禁不住大多数的考官并没有这个想法,甚至他们本身可能也就是靠着炫技进官场的。

    所以,不管是有没有能力的,想要用这种办法写文章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毕竟这么做的录取率是真的高,因为他考官看着这种写法的人,那是真的不累。

    具体的参考....请看你现在的语文作文。

    毕竟就当初的那种考官也是和当年的高考阅卷老师一样,一看就是好几天,着了一堆蝇头小字的文章,突然看到这么一篇对仗清晰的文章,你也得感觉舒爽。

    他舒爽了,你还能不舒爽?

    这个道理,千古不变。

    而另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就是,有人需要就有人创造,比如元末的王充耘就是这么一个人。

    作为一代状元,他的能力毋庸置疑,而在考上了状元之后他也致力于造福天下,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从而他把自己的科举考试心得外加自己的写作技巧就分享给了大家,还专门出了一本书。

    名字就叫做《书义矜式》。

    同时这本书也就是那八股文的正式由来。

    之后时光来到了明朝,在大明王朝的中前期,因为大家都不是玩得十分明白,所以对于这些东西并没有那么多的感悟。

    基本上还是按照前面人的办法去做,只不过做这些事的人换了而已。

    但到了成化年间,八股取士也就正式出现了。

    其原因也非常简单。

    第一,这玩意写的人越来越多了,这就像是你高考之前是不是也有过一本书,叫做高考满分作文汇总。

    如果这里面有很多格式你还能选一下,但如果这里面就一种....你还选个屁。

    不得跟着前辈走嘛?

    第二,也就是这种格式的确是有好处,那就是和对儒家经义理解不同一样,用统一的模式和格式也省得你们一个个的这个喜欢那个厌恶的。

    大家都一样,就看内容。

    但所有人都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规定格式之前,其实内容也已经被规定好了。

    所以在这一刻,八股取士的三要素也就被彻底的确定了下来。

    第一,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

    第二,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答案。

    第三,以八股文体为写作格式。

    事情走到这里,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来看的话,这就已经不对劲儿了。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是来看这个过程。

    从最开始的随心所欲到现在的八股取士,哪怕是从王安石开始计算,也已经有数百年之久了。

    着数百年的时间里,每一次科举制度的改革,我们是不是亦可以说是,为了让这个科举制度变得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公平。

    比如,糊住考生的名字,对吧。

    比如,给出一个统一并且接近合理的答案。

    比如,有一个让所有人都更加接受,让考官也更加接受的格式。

    这些事情,你如果单拆开来看他都没有问题,因为不仅仅当初我们在这么做,哪怕是到了现在我还是在这么做。

    可,八股取士到底是怎么做到了祸国殃民的?

    喜欢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请大家收藏:()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