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失事潜艇 第一章 这个深度他是你唯一选择

    卷一 失事潜艇 第一章 这个深度他是你唯一选择 (第3/3页)

是这样的,潜水方式根据深度分为好几种,在浅水区只用一个泳镜加一根呼吸管和一副脚蹼的那叫做浮潜,深度最多也就在十米左右;还有一种‘自由潜水’是一些经过严格训练的潜水爱好者,不使用水肺呼吸系统进行的潜水活动,一般也就在四十米以内活动,虽然这方面已经有人达到了一百七十米的纪录,但离您的水深要求还远,而且不带水肺,自然在水下也不可能待多少时间,根本不可能再从事什么细致工作;水肺潜水的世界纪录虽然是已经达到了三百三十二米,但那是世界纪录,我这么跟您说吧,能够靠水肺达到二百五十米深度的顶级潜水员,全世界也不会超过一双手的数量。一般在工程和军事上用到的深潜作业,都是我们这种利用加压舱和潜水钟、重型干式金属潜水服来进行的,专业术语叫做‘饱和潜水’。要知道,在水下,每增加十米深度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二百五十米的水下,水压就是二十五个大气压,一个大气压就是十公斤,也就是说潜水员在您要求的作业深度要承担的水压是两吨半,即便我们让潜水员穿重型潜水服出舱工作,他的手套也是金属的啊,而且在那种压力环境下,也很难控制手上的力度,太精细的活嘛……”中将苦笑了一下,显然是这任务有些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了。

    军方情况如此,水下施工单位就更不行了,给多少钱都是干不了这个活儿的,一时间搞得于教授一筹莫展。

    不过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大概一个多月后,科学院的领导不知从哪里搞到了一张名片交给了考古研究所,说是这个人或许能够解决于教授的问题。

    于教授看着这张名片眉头皱了起来,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名片,材质是“拉丝银钯合金”的,而且上面还有激光镂空雕花,光从材质上讲,这一张名片造价就不下千元了,这种合金银白色,倒是不会像金黄色那么张扬,但那股子奢华的档次感也是够震撼人的。

    这还不算,这张名片上没有通常的那些单位和职衔的名头,也没有LOGO、地址和网址,就连电话号码也没有一个,唯一存在的激光雕刻字迹便是一个叫李良的人名和一个邮箱地址,诡异中透着神秘。

    这是何方神圣?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对这种人存在着天然的不信任,不过于教授如今也是走投无路,权且死马当作活马医了,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自己的情况详细地写了封邮件给对方发了过去。没想到第二天还真的就收到对方的回信了,没别的,就是一个手机号码。

    于教授觉得自己好像是在从事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一般,心里吐着槽,不过还是将电话打了过去。那边是一个浑厚的男子声音,普通话非常标准,而且不论是语气还是措辞,一听就知道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涵养极好的人,这才让于教授忐忑的内心安稳了一些。

    李良声调平淡的说道:“于教授,您这边的情况我已经基本了解了,深水考古确实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目前我国的潜水服务行业中也没有做过这个的先例,不过我可以给你介绍一家能够承接您这件事的公司,名字叫‘鹦鹉螺潜水服务公司’,负责人叫凌浩。在我国,这个深度,他是您唯一的选择,哪怕放眼全球,能办您这件事的队伍也不会超过五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