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皮皮虾号和石头蟹号

    第五章 皮皮虾号和石头蟹号 (第2/3页)

尴尬的摇摇头,史思“咯咯”一笑,看在220万欧元的份上,便耐心的向她解释起来:“深水处水压很高,人下到深海,在高压之下,呼吸到肺里的气体便会溶解进血液里,如果这时候快速上浮,人的血液就会像打开瓶子的可乐一样,瞬间产生许多气泡,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减压病’。所以只能在上浮的时候一点一点的减压,非常费时间,真正在海底工作的时间就很少了。应对这种救援工作,就必须得使用‘饱和潜水’的方式。潜水员在下水之前,先在减压舱里加压到作业深度的压力,而减压舱、生活舱和深潜潜艇也是贯通在一起同时加压的。加完压后,潜水员进入生活舱,吊臂将驮着深潜潜艇的生活舱放下水,我们这台叫‘石头蟹号’的生活舱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可以在水下机动航行,找到失事潜艇后,再坐沉到海底。潜水员乘坐‘皮皮虾号’深潜器最后靠近失事潜艇,将其破拆,把里面的艇员救出来带回生活舱。潜水员在长时间工作后也可以回到生活舱休息,省去了上浮减压的麻烦。”

    郑秀荣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些事情对她来说有些科幻了,根本就听不太懂,不过她倒是对凌浩这支小队的专业性有了一个认知,对这次的救援也放心了不少。

    一个倒计时的电子钟被挂了出来,上面猩红的阿拉伯数字显示着162小时21分19秒,并且数字还在一秒一秒地流逝减少着。

    “皮皮虾号”、“石头蟹号”与减压舱已经对接密封好,一件件笨重的深潜潜水服也被装进“石头蟹号”,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凌浩、田勇、杨雪婷和左鹏飞钻进了减压舱,开始了为时45小时的加压。

    郑秀荣又好奇了起来,笑呵呵的问史思道:“加压为什么要这么久啊?还有他们的潜水服怎么好像比宇航服还复杂的样子?还有减压舱外面的那两个大气瓶是什么气体啊?”

    史思看着眨巴着大眼睛一脸求知小白样子的郑秀荣,“吧唧”一下将棒棒糖从嘴里拔出来,很有耐心的讲道:“我们这一行从业人员太少,所以专业知识也并不普及,您不知道一点都不奇怪,其实也并不高深,我给你讲讲你就明白了。人体加压必须一点一点来,不能过快,否则是很危险的,要加压到与水下375米深度等压的时间大约要45个小时,任何人都不例外。失事潜艇艇尾还有两个鱼雷发射管,根据标配,为了方便潜艇上潜水员的出入,应该每个鱼雷管后面都有一个减压舱的。你们过一会儿到了联系时间,就可以通知失事潜艇让艇员去进行加压了。尽量多挤一些人,他们恐怕只有两次加压的机会,时间再久怕是幸存者虚弱的身体状况就承受不住了。你我呼吸的空气是氮氧结合的,而凌浩他们现在呼吸的却是‘氦氧’,就是你看到的那两个气瓶中的气体。因为氮气在高压下对神经有较强麻醉效果,纯氧在高压下也容易导致大脑氧中毒,而氦气这种惰性气体水下麻痹情况是比较轻的。不过即便如此,对人体的影响依然会很明显,有一个‘马爹利定律’,吸氦氧的情况下,每下潜10米就相当于喝了一杯‘马爹利’,375米差不多就是一桶了,所以潜水员在这个深度是很容易疲劳的,每天得睡12个小时才行,他们四个人下去也会分成两组,轮流作业。声音在氦氧中传播的速度是氮氧中的三倍,所以通讯器里他们的声音听起来会很尖细,你听了可不要笑。再说说那重达76公斤的臃肿潜水服,它的学名叫‘热水服’。深水奇寒,这‘热水服’的原理跟地暖差不多,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