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首探蓝洞

    第二十三章 首探蓝洞 (第2/3页)

量充沛,淡水资源丰富,在河流和地下水的冲刷下形成这种石灰岩溶洞并不稀奇。随着冰河期结束,间冰期到来,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没过了溶洞,或许是因为海水的侵蚀作用,或者是战争的破坏,本处在地下的溶洞,薄薄的顶部被破坏塌陷,一个洞口才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成为了蓝洞。那些池子里的液体,应该就是胶体的碳酸钙石浆,因为碳酸钙是不溶于水的,而且比重大于水,所以常年沉积便会形成你们看到的白色液体池子,通俗点讲那便是‘石灰浆’,真可谓是难得一见的奇景了。”

    凌浩三人一面感叹,一面继续驾驶“皮皮虾号”向前行驶,溶洞也在逐渐变窄,足足航行了四十多分钟,此刻也已经仅仅如大一点的公路隧道般宽窄了。很突兀的,一道幽幽的淡紫色光晕出现在洞壁之上,让人目眩神迷,不只是何物。

    “这就是视频里的那东西了吧?搞不好还真是件宝贝也说不定呢。”田勇有些激动了起来。

    杨雪婷则是看向凌浩问道:“我们时间还多,要不要过去看看?万一是件宝物,咱们不就发了吗?”

    凌浩呵呵一笑道:“看看就看看,不过要小心一点,教授他们就是在附近失联的,说不准会有什么危险。”

    杨雪婷笑道:“放心好了,‘皮皮虾号’可跟他们那什么脆皮的新产品潜艇不一样,说它是水下坦克都不夸张,这是特种设备与‘普卖货’的本质差别。”说着便小心翼翼的向紫光闪烁之处驶去。

    当靠近到5米左右的时候,紫光突然消失,出现在大家眼中的竟然是一个直径达到了半米以上的白色大蚌,底部的壳镶嵌在岩壁上的凹陷之中,当它合上贝壳时,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

    “天呐,妈祖保佑,这是‘大珠母贝’啊,这种贝一般也就20多公分大,我见过最大的也就只有35公分,这个都有70公分左右了吧,刚才看到的紫光绝对是一颗成了型的南珠,光华如此璀璨,怕是个头也小不了,这回算是捡到宝了。”渔家女出身的杨雪婷这方面的见闻经验丰富,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起来。

    凌浩则是皱眉道:“我家可是采珠人后裔,虽然我这个不肖子孙没有继承到手艺,不过一些常识还是有的,紫色、粉色的珍珠都是淡水珠,海珠没有这种颜色的啊。”

    杨雪婷白了他一眼道:“这就是你不懂了,放紫光的就一定是紫色珍珠吗?南珠在海水中的宝光是非常绚丽的,刚才是紫光,说不定下回贝壳打开就是红光了呢,这是凝聚在明珠之中的海气所化,更有甚者离了水还可放光呢,这就是‘夜明珠’的由来。那些说夜明珠就是萤石的所谓专家,纯粹是自以为是地胡说八道,我们老祖宗在殷商时期便懂得使用萤石了,难道古人会蠢到连萤石和夜明珠之间的区别都搞不明白吗?今天该着我们发财,咱们先想办法把这个大珠母贝撬下来再说。”说着她便打算动用“皮皮虾号”的机械臂了。

    “等等,这么大的珠母贝,少说也活了几百年了吧,你动用机械臂不是要它的老命吗?这种活儿还是让‘采珠人’的后代去好一些。”凌浩拍了拍绑在腿上的“龙弧”宝刀,笑着比了一个没问题的手势,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根大号支撑杆放进携行袋,便开始背气瓶、套潜水头盔、穿脚蹼了。

    “那是什么刀啊,长得这么怪?”田勇问杨雪婷,后者也是一脸莫名其妙的摇摇头。

    凌浩出了舱,便缓缓向珠母贝游了过去,几乎与此同时,他们正下方三米处的一个石灰浆池子突然如同沸腾了一般,一只一米多长的节肢动物猛地从里面钻出,径直朝着凌浩冲了过去,速度奇快无比,身上残留的石灰浆在幽蓝海水中化作一缕白烟。饶是后者水下经验丰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