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九章 摘面具(六)

    第九九九章 摘面具(六) (第2/3页)

说对了,确实带着太监。可只有我娘自己进屋,太监被屏在外面。”

    可冯太妃已经死了。

    苏御叹了口气,站起身:“既然皇兄无心参与,那就算了吧。我绝不会勉强。而且我很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再并肩做摄政王。”

    赵准站了起来:“弟真的这样想?”

    苏御点点头,惭愧一笑道:“皇兄是一个很勤奋的人,比弟勤奋。”

    赵准知道苏御这话是什么意思,秦王与太后合作,把一堆烂事都丢给庚王府,赵准这一年已经累瘦了。

    赵准苦笑一声,又叹了口气:“我早就说过,我没前途的,兵权永远落不到我手里。可我最大的愿望,却是父皇的遗愿。父皇常说,这一代杰人辈出,当大展宏图,统一神州。可惜我能力不足,难堪大任。三叔虽有雄心壮志,可兵权不完全在他手里,而十七叔只想着等小皇帝长大。可是等小皇帝长大,是十几年后的事,这批杰人已老,尚能战否?”

    苏御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

    赵准顿了一下,又道:“你要查赵棣是不是替身,何必舍近求远?”

    “皇兄此话怎讲?”

    “知道皇城里秘密最多的人,不是这帮公主、太妃、亲王,而是大内总管。”

    苏御当然问过老貂寺,可胡荣也说不出什么关键来,只说去找一些老友谈谈。可是谈了好几天,也没个回信。

    ……

    原庚王府的大门已经被安上新匾额,上书“酒泉侯”三个大字。听爵名就知道,这是一位朝廷刚刚敕封的侯爵,而此人正是康王义子赵渊。

    赵准说,赵渊其人小肚鸡肠,喜于算计,总在背后搞小动作。至于他的能力,不敢恭维,但这小子运气不错。他是康王派刺杀小组的组长,在任期间,有人干掉了赵锵。同时对秦王展开刺杀行动。

    虽然对秦王的刺杀失败,但他积极的态度,得到康王认可。正是因为赵渊听话。康王指哪他就打哪,所以他被康王指定代替赵准,成为康王派新代表人。将来要登上朝堂,与右摄政赵御抗衡。

    都说赵渊能力有限,可他身边的智囊团不是吃素的。他们可以弥补赵渊的缺点。而赵渊只需要替康王冲锋、当挡箭牌,关键时刻弃车保帅。

    赵准的这些话,对苏御来说不算秘密,可后来赵准或有意或无意的向苏御透露,赵鹳死了。

    具体怎么死的,赵准说他也不清楚。

    苏御回到家,组织官员对大理寺监狱进行调查,确认赵鹳已死。官员们要求尸检,大理寺说,犯人尸体已经焚烧,无法尸检。

    “才死了两天,未等家属见到尸体,大理寺就把尸体给处理了。大理寺不按照规章办事,那就别怪我们在这上面大做文章。许洛尘啊,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翌日清晨,秦王正与一众幕僚商讨机要,期间许洛尘来王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