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九章 摘面具(六)

    第九九九章 摘面具(六) (第3/3页)

聆听秦王教诲。当然,“聆听教诲”这话是他自己说的。

    被秦王点名,许洛尘骄傲仰首:“区区小文,信手拈来。”

    许洛尘其人猥琐,他笔下的康王赵棣就跟他一样猥琐。他把赵鹳的死,描写成康王赵棣的一次杀人灭口、毁尸灭迹,还干掉赵鹳全家。先写赵鹳如何孝敬义父,又如何为义父出生入死,在关键时刻带领军队对睿王反戈一击。结果他立下如此多的功绩,到了康王手下后却被排挤,被陷害,最终惨死,最终连尸体都找不到。

    这篇文章一出,引发剧烈反响。就有那心存正义的年轻人,跑到大理寺监狱门前举旗抗议。要求大理寺官员引咎辞职,咒骂冯钊道貌岸然,贪庸之辈。

    曹玉簪见事情闹大,立刻对外宣布,大理寺卿冯钊不在洛阳,已去二道沟调查《同学互殴致死案》。此案正被广泛关注,百姓们依然认为那是有冤情的。大家集体呼吁,朝廷给百姓一个满意的回答。

    冯钊归来,告诉曹玉簪,没有冤情,就是同学互殴,导致其中一人死亡。事情简单清楚。可这时曹玉簪说,不行,百姓要听冤情,那就必须有冤情,否则你的清官名头不保。

    遂,曹玉簪下令,将二道沟学堂学政革职入狱,二道沟所在县县令被贬到偏远县当驿丞。

    百姓们欢欣鼓舞,举着标语,敲锣打鼓,庆祝胜利。人们说,是大家的不懈努力,主持了正义。事实证明,冯钊才是唯一的青天大老爷,冯钊万岁!

    因为这件事,冯钊得了一场大病,在家修养。

    “曹玉簪真会搅和,把我刚搞起来的热点给冲淡了……”苏御揉了揉额头:“不行,要让赵鹳的事重新热起来。告诉谭沁儿,发动水军。这次砸进去500万,我就不信搞不热。”

    秦王殿下名声不小,可他冲锋陷阵不如韩坚、典奉;指挥大军团作战不如诛邪克、公孙雄;单打独斗不如老黄、胡荣;玩女人不如欧阳镜,写文章不如许洛尘。但搞舆论,一直以来都是秦王的优势项目,三板斧砍下去,康王团队有些跟不上节奏了。

    再这样搞下去,康王的君子之名必然被毁。

    这时也不知是谁,给康王献上一计:沉默是金。

    其意思是,既然搞不过,那就别搞,省得丢人现眼。现在康王的名声依然是好的,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康王的君子形象已深入人心,不是秦王一番鼓动就能毁掉的。康王只需要定期对那些事,做一个汇总反驳即可。当秦王的手段越来越多,人们就会觉得这是故意栽赃,反而不相信秦王。从现在开始,康王派集体静默,只看秦王一个人耍,倒要看他还能有什么花招。

    面对这种情况,秦王哈哈大笑。

    “沉默是金”也是一种说法。既然是“说法”,就是有使用条件的。而像他们这种不讲条件的沉默,在苏御看来就是找挨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