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西都

    14、西都 (第2/2页)

:“银简国主在世时,重农桑和文典,培养了一大批才学冠世的学子,他本身也是才情高雅,文风端正,当得起文成二字。”

    只是,人一旦亡故,所有的一切都会烟消云散,从此世间再无银简国主,只有瑶光文成君,就如同景幸华的祖父宣武君一般,尽管他们少年时风流天下,壮年时睥睨天下,但是谁又敌得过英雄迟暮,美人白发!

    今年春季,景幸华跟屈太傅商量,希望多招募全国各地的读书人进入西都,入景国王宫所设的太学进修。

    太傅也非常赞成此事,于是景幸华又让左青鸾去太学帮忙。左青鸾出身世族,她父亲的门生桃李满天下,所以她很适合去帮助太傅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当今之世,文治和武功都不能落于人后,乱世一起,兵力和外交,缺一不可。

    太学之中,青鸾已经连坐了大半天,连茶水都来不及喝,因为王令一出,即便冒着雨季,仍还有大批的士子入西都。

    士子凭太傅出的考题,以文章高低入学,再分班级,而且每个人可以连写三篇文章评分。

    于是这半月来,左青鸾已经连续收到上千篇文章了,每一篇都是长篇累牍,她几乎都要粗粗审核一遍,整理好,交给太学的博士去细细查阅。

    这样的时光,不禁让左青鸾记起来幼时,景幸华因为字迹拙劣,性子又难训,经常被太傅惩罚,临摹隶书版的《大安传记》内外两传,景幸华自是不肯好好抄的,于是大多的拓本还是得要左青鸾和原绣云二人完成的。

    那个时候天天关在殿内,手都要临摹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