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永和县主李太平

    第二十三章 永和县主李太平 (第3/3页)

   一边踱步他一边摇头晃脑。

    约莫过了三十息的工夫,他沉声吟道:

    “随风露冷却斜阳,

    高下霏霏不顺时。

    渔曲复游多少事,

    促织时候闭门时。”

    一诗吟罢,几名与他同伴的读书人立即叫好捧场到。

    “妙哉,妙哉,刘兄此诗大妙呀。随风露冷却斜阳,只一句话就勾勒出了夕阳西下之时,秋高气冷,露水沉沉的景象。接下来一句写生平不顺,壮志未酬,以景入情。渔曲复游多少事,笔锋一转,以渔家歌女的姿态写尽沧桑,最后又以蟋蟀叫声结尾,感怀伤秋,一气呵成令人佩服啊。”

    赵洵听罢心中却是不以为然。

    短短三十息内,这刘永年能够脱口成诗确实很不错,但要说这首诗有多好也不尽然。

    整首诗看去,皆是悲秋意象的堆砌,以及抑郁不得志的抱怨,完全没有一点正能量。

    这样的悲秋诗没有一万首也有几千首,怎么也不能算是佳作。

    “某贺七安也来作一首助兴。”

    赵洵扭头去瞧,发现这次发声的是个身材壮硕的汉子。

    此人留着一脸络腮胡子,跟他的身材倒是很配。

    他走到船舱边,望着曲江池远处的山麓,沉吟许久后悠悠吟道:

    “又还频数雅风衰,

    云下山川上岭翻。

    凉叶尤宜红尾短,

    横空寒渚入寒烟。”

    这首诗明显是写红叶的。

    这个时节终南山上的红叶已经开始泛红,但是还没有到最红的时候。

    贺七安这首诗倒也算是应景,只是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意象铺陈都极为普通。

    “贺兄此诗妙哉,一句凉叶尤宜红尾短写尽红叶之美,某佩服,佩服!”

    这下轮到刘永年来吹捧贺七安了。

    赵洵心道商业互吹也不是这么个吹法。你们这样子胡乱吹捧,良心不会痛吗?

    他本来是不想出风头的,可这几首诗实在是太烂了,赵洵便想抖一手,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