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两骑绝尘朝北向
第十章 两骑绝尘朝北向 (第3/3页)
一次去丫头家时,就干过弄回家当材烧的事,没有想到在这个时代他们也这样干。看来,任何事都有传承呀。
沿途不少村民见到道士装扮的何璋玲,有的瞅瞅就继续赶路,有的崇信道教的上前问候,何璋玲似模似样地回着礼。
在路旁一处隆起的山坡上,何璋玲用拿出背袋中的望远镜,找寻龚捞村。
山坡不高,但能看清方圆五里,这就足够了。在望远镜里,一处袅袅催烟的村庄,青砖绿瓦百顶盖,龚捞村标志性建筑,上辈子还有遗留下来的墙体。
心情有些激动的何璋玲,在平复了下躁动的心后,正正衣冠,从道路右转,沿着进村的土路向龚捞村缓缓而行
曾店龚氏,是在康熙三十五年,从荆州迁入,原是叔伯兄弟,后来分家各地置业,以至于才有如今的龚氏几个村庄。
何璋玲之所以如此清楚,那是因为那年岳父岳母不在家,他和丫头带着第一个闺女何钰焓,到云梦过暑假,又恰巧碰见修族谱这事,200元/人。
龚捞村,长幼辈分按:“胜者出门远,诗书由厚昌,强辉光尚国,万世选民扬”。
不少村民望见入村的小道士,都诺诺的不敢上前。七八十座土房子南北向分布,中间夹杂着几座青砖绿瓦的小院子,想必是有些身家的小地主家。
门前都有篱笆墙,村南一座占地及广颇为豪奢的庭院,就是丫头口中的举人府邸。
走进村内的打谷场,不少孩童正在场内玩闹戏耍,见一道童牵马走进打谷场,全都一时间愣在那里,之后对着何璋玲指指点点。
孩童们异常的举动,被正出门的龚府管家看到,顺着孩童手指的方向,发现了正向打谷场行进的何璋玲。
管家名叫龚书平,少时便是现任家主龚诗仁的书童。老家主于同治光绪二十五年去世后,接了他老子的班,升任管家。
不会四书五经,倒也会识文断字,打的一手好算盘。接手管家的这十余年,把龚府打里的井井有条,龚诗仁也放心把家里的事情交由龚书平管理。
见一道童牵马入村,便上前问个究竟!
问:“小道长来吾村,么事要办?”
答曰:“小道乃龙虎山了尘道长座下关门弟子,受家师委派,下山找寻有资质的男女童子,传授毕生所学。今路过贵村,见村顶上似乎有白雾笼罩,特来此查探一番”
又问:“原来如此,敢问道长,吾村可有何异常”
答曰:“不好说,待详查过后方能知晓”。
又问:“此间少年,可有钟意呼?”。
答曰:“目前观之,不尽如人意,此村儿郎尽在这里?”
……………
民国二年十二月十二日,龚捞村打谷场,匠人正在装饰已经完成的木台。
何璋玲有些无奈地对着龚书平道:“龚居士,这实在是太破费了”。
龚书平却道:“道长毋忧,家主发话,此乃龚捞村百年未曾一见的幸事,大事,可是马虎不得,这安家费用为何道长执意亲自给付,我龚府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可区区几百两…”
何璋玲打断他的说话,说道:“龚居士,此乃师门规矩,我是不能违背原则的。”
见何璋玲这样说,龚书平也只好作罢。不一会,数十位壮汉,抬着几块方形青石,放置于木台右侧的原木架子上,一排五块。
看四位大汉那吃力的表情,众人觉得那青石块总得有个三四百斤重,
信服,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这一出好戏是何璋玲刻意为之,让丫头跟自己走,总得有一个让人信服而又具有威慑的借口。
没有管龚书平在木台上面说了些什么,他的眼神扫过木台地下的众人,三百余人乱哄哄地围在木台四周,他的目标是五六岁大小的女童。
龚书平话讲完了,呼啦啦的一群人围向那几块青石,摸的,用小石块砸的,还有仔细查看的。
这时,以龚诗仁为首的几位长者,从龚府方向缓步行来,听见众人的窃窃私语,他大喝一声:
“不用查了,此五块青石,乃老夫后花园修建石亭之余料,没有任何问题。”
听见龚诗仁如是说,众人于是逐渐安静下来,他在龚捞村说的话就如同圣旨一般。
何璋玲在龚书平的示意下,从木台上走下来,在第一块圆木架子两步之遥,不动声色地把那把能量小刀调至合适位置。
在众人眼中,小道长手持利刃距离青石块两步之遥,在利刃够不着石块的情况下,左右开弓,石块连同圆木架子瞬间四分五裂,接下来第二块,第三块……。
咚,咚,咚,咚咚咚石块落地的声音惊动了目瞪口呆的众人,也让龚诗仁和一众乡民知道:
神仙并不是没有,那只是隐居再深山老林,不愿踏入红尘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