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第二十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第1/3页)
自从那天于那位中国小朋友的争吵辩论后,阿道夫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愈发浓厚。
身在牢狱中的他让秘书赫斯,找来了大量有关中国的历史文献,不察不知道,就民族而言,数量之多让阿道夫有些咋舌。
汉族,蒙古,满族,维族,苗族,壮族………还有那些消亡的如契丹,党项……
到十月份时对中国历史有着相当了解的阿道夫,在于何璋玲进行谈话时,口气虽说还有点高傲,但是较之以前,还是和善了不少。
十一月十一日,十多天没有见到那个中国小朋友的阿道夫,接到了何璋玲的一封信。
信是何璋玲口述,卡特代笔写成。大意是中国国内情况有变,何璋玲不得不回国早作准备。
尽管有些看法不尽相同,但对阿道夫的爱国之心予以支持。给了些建议和意见,最后附上一张百万英镑的支票。
期望在不久的将来,阿道夫先生执掌一国权柄时,能对苦难的中国有所帮助。
放下手中的信笺,阿道夫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有意思的小朋友。此时的他,有一种天下舍我其谁的感觉:
德国,德意志帝国,我的帝国。
1924年九月的广州,相比较95年后的羊城,狭小而落后。
“统一马路业权”法案的余波刚过去不久,商团成员,又拒绝了孙中山关于其成员提议加入国民党的提议。
以陈廉伯为首的广州商人买办集团,占着有列强在背后支持,更是加大了武装团丁的速度。
1924年8月10日,向英商南利洋行购置枪械9000馀杆,机关枪40挺,子弹300馀万发。
由此而引发的连锁反应,使得双方关系极为紧张。就是在这种微妙的局面下,何璋玲带着从美国淘换来的一战“剩余物资”,三个参战师的装备,明天就会有八艘万吨级的货轮进抵香港外海。
当然,重炮就别指望了,那是限制出口的,轻武器方面,有克伦斯借助于摩根和洛克菲勒的关系网,美国官方睁一眼闭一眼也就过去了,毕竟是剩余物资。
可重炮不同,那是国之利器。就是这些剩余物资,也费了何璋玲老鼻子劲才凑齐。
到广州后,何璋玲游览众多处胜古迹,之后就直奔长洲岛。这次到广州的最大目地是会友,是在上海认识的那位田雄介,不过,现在他叫蒋瑞元。
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室,蒋瑞元端坐在办公桌后面的桌椅上,看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字体,思绪又回到了在上海那段毕生难忘的记忆。
刺杀郑汝成,肇和舰起义,在租界落魄而后逍遥的日子。许久后,才收拾心情,把信笺揣进内衣口袋,抬头问站立对面的卫兵道:
“世和,人到那里了”。
王世和立正回道:“报告校长,三人都在校门外”。
蒋瑞元站起来,戴好军帽,整理衣襟,之后大步流星走了出去。
校门口,何璋玲正视着那副民垂后世的对联:
“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由此而想到几年之后的那些事,何璋玲不禁摇摇头。
对进进出出的人视而不见,和龚雪琴低声说起了话。
蒋瑞元一路行来,不断有人向他敬礼,他也威严地不断回礼。龚雪琴抬眼不经意间看到正走向门口的蒋中正,扯了扯何璋玲的衣服下角。
何璋玲顺着龚雪琴眼神直视的方向望过去,蒋中正正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向这里走来。
当中寒暄自不多提,何璋玲随着蒋中正走进这间简陋而整洁的办公室:一套会客沙发,一套桌椅以及后面的文件柜,中央的墙壁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
待何璋玲龚雪琴坐定,王世和端上了浓香扑鼻地极品铁观音,之后就站立与蒋中正身后不远不近处。
何璋玲见一个卫兵竟然能陪着老蒋见客,这关系可不一般呐。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那就随意好了。
和在上海时的做派一样,何璋玲翘着二郎腿,身子躺卧在沙发上,用随意的语气讲述者这些年的经历,当然有些事情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比如道班集团。
蒋中正除了喝茶外,自始自终都没有动过一下,其不怒自威的那种气势让何璋玲看了都想笑。
蒋中正也说了说,两人自上海离别之后他的经历。之后就是回忆过往,展望未来。
午饭时,只有何璋玲,龚雪琴,蒋中正,以及匆匆赶来的周翔宇四人。
在酒桌上,何璋玲向蒋瑞元、周翔宇说明了此次见蒋的目地:
给初创基业的朋友,撑撑场面。赠送一个半美军参战师的轻武器和所属轻型火炮,并附上三百万英镑现金支票两张。
事业初创,起时艰难。
蒋瑞元、周翔宇两人,对这位多年前认识的小朋友,也没有做出什么矫情的动作,直接接过支票揣进了裤兜。
他们虽然与何璋玲相处的时间不长,可已过中年的他们,在相处期间里,对他的秉性,早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