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包子店选址

    第16章 包子店选址 (第2/3页)

子没见身边有下岗的长辈,对这首歌有过什么共鸣。

    当你真的熬过去了,你可能会有闲心去细品,什么叫《从头再来》。

    当你一家老小,上顿不接下顿,你还会信什么“心若在,梦就在”吗?

    吃完饭,陆泽和父母说了声,要去外面走走。

    换往常,二人指不定就要多问几句,担心陆泽跑哪里去堕落。

    可现在的陆建军和徐芳萍,丝毫没有这个心情。

    陆泽推上自行车,朝外骑去。

    他打算骑车把县里主要街道绕一圈,看看门店。

    98年的钟L县,主城区非常小,热闹的街道,来回就那么几条。

    骑上一圈,花不了多久。

    开店,尤其是餐饮店,可不能去太偏僻的地方。

    否则人流不够,铁定赔死。

    所以,只能在主要的街道选址。

    特别是靠近车站、学校、医院、体育场、电影院、菜场这样的地方,都是人流量最大的选址地。

    小县城也有好处,那就是密集度非常高。

    甚至县城居民出趟门,一般都会以各种单位名称,来代指自己所去之处。

    什么去电影院那儿,去新华书店那儿。

    或是去趟一中,去趟邮电局那儿。

    从不说什么路名,或什么门牌号。

    陆泽从家出发,没用半个小时,就把主要街道全兜了一圈。

    这年头,除了最繁华的县城中心,其它地区的店租,都不会太高。

    而且包子店的面积,要不了太大,10来个平方左右足矣。

    如果是特别便宜的地段,面积还能租的再大一些。

    陆泽首先把县城中心排除,那些地方,都只适合卖家电、品牌服装等高净值产品。

    虽然包子利润也很可以,但一个包子店没必要去租太高大上的门店。

    他绕着县城的路,又转了一圈,最终让他发现个好地方。

    陆泽家去他所读的一中,所走的也是一条次繁华主路,两地距离也就几百米远。

    这几百米路上,会路过陆泽以前念的第三小学,会路过县体育场,还有县第二菜市场。

    菜场和体育场,就在两点中间位置。

    在菜场和体育场之间,街道两边各有一排老旧店面。

    其中,有些店铺还空置着。

    在这个位置开包子店,再好不过。

    每天去买菜的人流,和去体育场晨练的人流。

    而且,在一中和三小的必经之路上,很多学生也会路过。

    最关键的,陆泽记得这里还有一家油条店开着。

    在这开包子店,人流肯定不用愁。

    关键是如何把包子店的口碑打响,让大家都自觉过来尝鲜。

    对于这点,陆泽也早有计划。

    熟悉后世各种营销套路的他,完全不慌。

    大晚上的,也打听不到找谁租。

    陆泽骑车回家,打算明天白天再来打听。

    回到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