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下)

    终章(下) (第3/3页)

之首沈若霖,李清,钱谦益等人已经归案收押于南京镇抚司诏狱,据三人供状,臣已缉拿涉案案犯二百零七人,尚有七十一人未归案。”

    “两案未归案者,据臣所查皆混迹于午门聚众之士子之中,臣请殿下御准就地逮捕余下涉案人等。”

    朱常洛听完刘世延的话后,回道:“准!”

    在朱常洛一声“准”之后,一队锦衣卫便从午门之后鱼贯而出,按照各自手中的画像名单立刻就找到了那些混迹在午门聚集的江南士子之中的涉案要犯。

    这一举动顿时就把这些读书人给吓傻了,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转眼间就成了阶下之囚。

    那些没有被缉拿的人此刻也都惊魂未定,不知该如何是好。

    被抓的人在场上有的惊若筛糠,有的则大呼大叫着冤枉。

    一时间午门糟杂的就像是菜市场一样。

    等了好久才平息下来。

    等到声音渐渐平息之后,还未等朱常洛继续发话,孙居相也站出来。

    孙居相对着朱常洛拜道:“殿下,臣有本启奏!”

    朱常洛看了孙居相一眼,道:“卿有何事?”

    孙居相道:“臣启奏南京武勋兼并田地,欺压百姓,纵容家奴横行霸道殴打良民!”

    孙居相的话刚一出来,那些本就被惊吓到的剩余士子们就好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连声在后呼道:“学生支持孙御史严惩武勋!”

    还没等这些人喊完,孙居相又说道:“臣又查江南大户徐家,顾家,陆家,程家,范家等皆有兼并之恶。纵容家仆横行乡里欺压良善,勾结官府官员压低地价粮价,扰乱良民生计,制造隐户等罪行。”

    朱常洛严肃看着孙居相,“呈上。”

    孙居相立刻将手中的奏折呈上,朱常洛快速浏览一遍,然后愤怒道:“这些人是反了吗?如此欺压良善,是当我大明律不存在?还是当我大明朝廷为无物?唐太宗有云:君为舟民为水,谁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人这么欺压百姓,难道是想把大明给凿沉了吗?此恶甚于虎,孤不能不容忍。”

    “来人即刻按照孙卿所查之证,将所有涉案人员,不论勋贵,世家等一概拿下,但凡反抗者,以谋逆论处!”

    孙居相立刻领旨,接着一转身就吩咐道:“来人将刘世延拿下!”

    正沉浸在查办太祖,成祖案功劳之中的刘世延万万没想到,孙居相竟然敢这么干,自己刚刚立了大功,他居然敢无视皇太子的威仪拿了自己,这不是在打皇太子殿下的脸吗?

    刘世延顿时大呼道:“孙居相你疯了吗?本伯是有功之臣,你敢动我?”

    接着刘世延就对着朱常洛一拜,“殿下,臣是无辜的!”

    朱常洛看着这场如同闹剧一样的场景,淡淡说道:“真金不怕火炼,既然今天出了这么多的事情,孤也不好乾纲独断,失了天下人心。现在还能留在午门上的士子们,也都是大明的忠贞栋梁之才。”

    “孙卿你把你查到的罪证也都公布出来,给让这些士子们也都看一看,评论一下。孤要听听他们的心声。”

    朱常洛用了一手杀人不见血的阳谋之术,直接将孙居相要查的案子交给了在场的士子们来评判。

    虽然看似有些不合规矩,但是,这是必要的。

    毕竟,刚刚刘世延已经代表他把江南士子们给得罪死了,现在也该给这些人一个宣泄的口子,不然的话等他们回去之后,就会对朝廷怀恨在心,认为朝廷是在欺压他们。

    现在机会来了,朱常洛给了他们翻身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泄心中的恐惧,并且以他们自身之口说出兼并之害。

    接着朱常洛就可以作为最终裁判,裁定兼并之害乃国朝大害,谁再犯此害之时,就要掂量一下今天的结果。

    毕竟,朱常洛要处置的不仅仅有江南世家,还有那些高高在上的武勋贵族。所以,谁也不能说朱常洛的偏帮了谁。

    而这场阳谋也就注定是可以一扫江南的兼并奢靡之风,为将来的江南发展推开一张新图,使其真正成为大明未来腾飞的绝大助力!

    毕竟,北方苦寒又远海洋,在未来的发展之后落后于南方这也是非人力能够改变的。

    若是自己能够提前布局将江南的问题摘除,那么等到北方的潜力发掘到差不多时,南方就又可以成为大明腾飞的引擎,继续推动着大明的盛世往前开拓。

    余下的江南士子们激动的聚在一起看着分发到他们手中的罪证,这时候他们都无从分辨这些罪证对他们到底是好是坏,但为了能够扳回一城,让自己重新赢得在皇太子心目之中的加分,他们一致的肯定了这些罪证的真实性,并且一致的请求朱常洛按照最严厉的大明律法惩治兼并土地,欺压百姓的勋贵和世家。

    朱常洛静静的等待着他们的回应,在得到了他们一致的回应之后,朱常洛也站起身来从善如流的纳了这些士子们的谏言。

    “自古江南多义士,孤今日算是见到了。卿等的忠心孤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你们都真心为大明好的士子,将来你们一定要投身于科举正途,为朝廷继续出力。今日你们的建议,孤也会从善如流,命史官记录这一天。让千秋万代之人都能记住你们今时今日为民请命的高尚节操!”

    朱常洛最后还不吝啬的夸奖了他们一番,这让在场人也不禁感觉自己是真的干了一件利于国家,利于百姓的大好事。

    “学生惶恐!”

    士子们还知道谦虚,看来他们现在是真的懂事了。

    接着朱常洛也说道:“自古历朝历代兼并之害甚深,从无真正破解之道。其源在于权力的特殊。故今日孤以身作则自即日起凡皇室之皇庄皇田所产之粮亦按照朝廷税赋之需缴纳田赋。诸藩等悉从此命!”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从古至今多少年还未听过皇家要交税的,现在他们居然听到了,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件!

    比刚刚拿下的那些罪人的冲击还要刺激的!

    “殿下圣明!”

    所有人不论是侍卫,官员或是其他所有的人都心悦诚服对着朱常洛真诚一拜。

    这时候董其昌,刘品如,孙居相等在场的官员又激动进言道:“臣叩请殿下允准从此以后官绅一体纳粮,以忠社稷!以报皇恩!”

    朱常洛面带笑意看着董其昌等人,“准!”

    “殿下圣明!”

    又是一阵颂德之声,这阵声音传到紫禁城中,正和申时行说话聊天的万历皇帝不由一笑,对着申时行道,“怎么样?朕就是太子厉害吧。转眼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江南士族拿捏的死死的。”

    申时行也由衷感叹,“太子殿下无双!”

    接着万历皇帝也对着伺候在身旁的陈炬说道:“传旨,三日后朕和太子一起孝陵祭祖,并明诏天下朕于太祖灵前传位于皇太子,次年改元泰昌!皇太子常洛是为泰昌皇帝!”

    万历皇帝彻底下了决心,泰昌这两个字在万历皇帝的心中已经憋了好久了,自从他有意传位朱常洛时,就在为朱常洛的年号操心了。

    最后不知是福至心灵还是其他原因,泰昌二字就在万历皇帝的心中生根发芽了,他觉得朱常洛配得上泰昌二字,而泰昌二字也担得起未来的大明盛世!

    结束了午门事件后,朱常洛就准备回去了。

    就在朱常洛准备起驾回銮之时,陈炬到了。

    陈炬到了朱常洛面前先拜一下,然后郑重道:“有旨意。”

    朱常洛愣了下神,他没想在这个时候万历皇帝会颁一份旨意出来。

    朱常洛立刻拜道:“儿臣问圣躬安。”

    在场的所有人也跟着拜问:“臣等问圣躬安!”

    陈炬走到午门最前的位置,宣布万历皇帝的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嗣位御极以来,已三十有五年矣。然朕虽身体欠安,但天佑于朕,生皇太子常洛于膝下。皇太子受命监国以来,大明中兴之象已现,盛世接踵而至。今天下大治,朕与皇太子临幸南京,欲祭祖于太祖孝陵之前,禀大明盛世。”

    “今朕又几近天命之年,自知天命之高远非人力而控之。皇太子常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宜承嗣大统。朕决意于三日之后携皇太子及南京众臣至孝陵祭拜。届时,朕于太祖灵前传位于皇太子常洛,次年改元为泰昌元年。皇太子常洛为泰昌皇帝。钦此!”

    陈炬的圣旨又像是一颗深水炸弹直接炸进了午门之前的深塘之中。

    朱常洛也被万历皇帝这道旨意给搞懵掉了。

    他万万没想到万历皇帝都不带和他商量一声的,直接就在南京午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宣布了禅位的消息。

    而且,更让朱常洛没想到的是,万历皇帝为他选定的年号竟然是泰昌!

    这两字的震撼力,简直把朱常洛震撼的稀碎!

    此刻朱常洛都忘了要起身接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卧槽!我该不会登基不到一个月,皇帝体验卡就过期了吧?”

    ——————————————————————————————

    完本啦。。

    虽然有很多的不完美,但我觉得这已经是最好的一个结局了。

    感谢一直以来追读的书友们,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也不可能坚持这么久。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人生经历一场大起大落,使我丧失了对某些感情的信任。

    可能最早追读的书友还记得那场变故。

    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但是那道伤痕依然还在我心中,也正是因为这道伤痕的存在,使我接下来一年的时间和思想都是一地鸡毛,一度还差点太监了这本书!

    万幸,现在都过去了,这本书也完结了。

    接下来我会好好调整心态,准备下一本书!

    下一本书可能是殷商时代,也可能是汉新时代。

    喜欢殷商的扣1!

    喜欢汉新的扣2!

    让我看看大家到底喜欢哪个时代多一点?

    让我也好有个准备!

    期待在下一本书,我们能够更好的相遇,我会尽全力的再写一个完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下一本书中角色们的酸甜苦辣吧!

    加油!

    2023年4月1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