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敲响大清丧钟的一大步

    第四章 敲响大清丧钟的一大步 (第3/3页)

的衣裳换上,接着又让那几个汉子都扮做了护院家丁,朱二旦推的小车上面也放了一些从刘举人家中搜出来的腊鸡腊肉等东西,俨然一副要去沙窝刘秀才家里走亲戚的模样。

    ……

    自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刘庙村的刘举人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沙窝村的刘秀才也没比刘举人强哪儿去,刘举人栽到了朱晓松的忽然袭击上面,刘秀才也同样栽到了这上面。

    更关键的是,刘秀才毕竟只是个秀才,无论是家丁护院还是家中院子的规模,都照样刘举人家要差上那么一截。

    当初朱晓松只有兄弟三人便敢暴起发难拿下刘举人,现在又有十几个已经见过血的手下相助,拿下刘秀才那更是轻松简单加愉快。

    而且不出朱晓松所料,在将刘秀才欺压百姓得来的钱粮均了一大部分给沙窝村的百姓后,沙窝村也有十几个青壮愿意跟着朱晓松一起落草。

    所以,现在就有两条路摆在朱晓松的眼前。

    要么就拿下沙窝村旁边的耿庄后赶紧带着这些青壮去玉皇山,要么就趁着队伍再一次扩大的机会直接兵分两路,把旁边的耿庄和祝家庄都一起拿下。

    前者最为稳妥,后者收益最高。

    仔细斟酌了半晌后,朱晓松最终还是决定兵分两路,将从刘庙村带过来的青壮跟沙窝村的十几个青壮混编成两组,朱晓松和朱三顺带领一组直取耿庄,另外一组则由朱二旦和刘二牛带着直奔祝家庄。

    待朱晓松把兵分两路的计划跟众人说了一遍,朱老二当即便点头应了,瞧着朱晓松道:“俺听你的,你咋说咱就咋办。”

    朱老三也望着朱晓松道:“都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咱们现在落了草,你就不光是俺大哥,同时也是咱们山寨大当家的,咱们都听你的。”

    那个谁曾经说过,打土豪均田地这事儿就讲究个一回生二回熟,跟着朱晓松在刘庙村和沙窝村有过实践操作的经验,朱二旦和刘二牛那边很快就把祝家庄给拿下,顺便忽悠来十几个愿意跟着落草的青壮。

    朱晓松这边也差不多,只不过耿庄村毕竟是个大村,不光抢来的钱粮要比刘庙村和沙窝村更多,就连愿意跟着朱晓松一起落草的青壮都有二十多个。

    如此一来,愿意跟着朱晓松一起上山落草的青壮数量足有八十多人,过程顺利得连朱晓松都难以置信,以致于朱晓松都不得不感谢钱聋老狗的神级助攻。

    江湖传言,乾隆皇帝要在明年正月的时候六下江南——六下江南的意思就是前面已经有过五次,每次都会把沿途百姓盘剥得欲仙欲死,而泰安府和兖州府又恰好在乾隆皇帝的必经之路上,无论如何都难逃被盘剥的命运。

    说白了,如果不是钱聋老狗即将六下江南,如果不是这狗日的世道把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来,连勉强活下去都是一种奢望,估计也没几个人愿意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跟朱晓松落草。

    而对于朱晓松来说,有了这四个庄子的八十余个青壮跟着自己落草,可不仅仅只是有了八十来个手下那么简单。

    试问,这八十个青壮的背后是多少个家庭?这四个庄子一共才有多少户人家?自家庄子上有人跟着朱晓松落草为寇了,这四个庄子上的百姓还会不会出首告发?

    就算官府知道了朱晓松落草为寇的消息,想要进剿玉皇山,那这四个庄子上的百姓会不会提前给朱晓松通风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