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这匪,得剿!

    第六章 这匪,得剿! (第3/3页)

爷我看你就不像个好人呐!

    至于说以后……等‘剿灭’了朱逆,太爷也该升官发财了,就算以后再冒出来个什么朱大紧张大松之类的反贼,那跟咱们兄弟有什么关系?新来的太爷不还得指着自己这些人才能把官当明白!

    想通了之后,李班头儿直接竖起了大拇指,赞道:“还是刘头儿高明!佩服!佩服!”

    刘班头儿却道:“别急着佩服,剿匪嘛,怎么着都得先剿一剿,也好让那朱晓松知道知道,这宁阳县到底是谁说了算!”

    李班头儿跟王班头儿一起应下后,三人中实力最弱的李班头儿又试探着问道:“那我先往沙窝村去看看?”

    刘班头瞧了李班头儿一眼,嗯了一声道:“这次我往耿庄,王头儿沙窝跟祝家庄,你去刘庙村,能刮回来多少油,可就全看你们的本事了。”

    李班头儿顿时大喜过望,甚至有些难以置信。

    正所谓三班衙役快壮皂,刘班头身为快班班头儿,手里握着马快和步快,在三人里面的地位最高,王班头儿手握皂班,也比自己这个壮班班头儿强一些。

    四个村子里,就数刘庙村最大,其次是耿庄,最后才是沙窝村和祸家庄,正常来说,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自己去刘庙刮油水。

    现在刘班头儿居然舍得把刘庙村让出来,这是摆明了要照拂自己?

    不枉自己前几天送给刘班头儿的银子!

    当然,如果硬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这几个村子的保长甲长之类的全都死了个精光,捞起钱来没有往常那么方便。

    这事儿还要从保甲制度和刘举人他们这些士绅的身上说起——

    依大清制,每十家立一牌长,每十牌立一甲长,十甲即一千户立一保长,各保就该管区域内原有乡镇界址编定,或并合数乡镇为一保,每户发给一张印牌,上面写明本户丁口、从业状况,户内有人外出或者有客来访都要注明行踪,各户之间联名作保,一家犯罪,其他各户依律连坐。

    比较操蛋的是,保甲还担负着维护地方治安,查报甲内的一切违法乱纪扰民的现象,调解纠纷,参加赈灾,宣讲法令,教化民众,征收赋税等责任。

    这就造成了保甲不是官但是手里有权的现象——如果完全不在意名声,有权还怕没有钱?

    尽管钱聋老狗规定了保长要一年更换一次、甲长要三年更换一次,但是自古来就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说法,钱聋老狗的规定自然也就成了乌龟的屁股,根本就没人当回事儿。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刘庙及耿庄等四个村子所在保的保长、甲长以及其下的牌长,基本上都是各个乡贤士绅的家丁护院。

    而随着刘举人等乡贤士绅被朱晓松给灭门,这四个村子里的甲长牌长也就跟着死了个精光。

    也就是说,李班头儿想要通过那些牌长、甲长捞好处的想法是完全不用想了。

    不过没关系,没了那些牌长、甲长,再指派几个新的也就是了,只要在刘庙村的各家各户里都刮上那么一点儿,今年就肯定能过上个肥年!

    想到这里,李班头儿不禁心头火热,跟刘班头儿、王班头儿约好改天吃酒后便匆匆离去,准备召集人手前往刘庙村。

    瞧着李班头儿匆忙而去的背影,王班头儿忍不住呸了一声,望着刘班头儿问道:“刘头儿?”

    刘班头儿冷笑一声,说道:“慌什么?那朱晓松既然能搞出来这么大的动静,想来也不是易与之辈,先让他去探探路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