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招安?

    第七十三章 招安? (第2/3页)

逆早就已经退去,兄弟们伤亡也不重,只是,只是朱逆临走之前曾经放下话来,说……”

    阿桂心中一颤,问道:“那朱逆说什么了?”

    亲兵身子一颤,答道:“那朱逆留下话来说,说福大爷就在挂在淄川城的城门楼子上等风干,就是不知道等您和傅桓大学士赶到淄川时,福大爷还,还……”

    阿桂颓然的坐回椅子上,摆摆手示意亲兵出去。

    还什么还?肯定是不知道等自己和傅桓带兵赶到淄川时,福康安还能不能活着。

    好好的一个人,挂在城门楼子上等风干,估计两天就该挂死了,而自己和傅桓带领的这几万大军,能不能在两天之内赶到淄川?

    阿桂跟傅桓对视一眼,两人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蛋疼之意。

    就算是再怎么加快行军速度,想要赶到淄川也得三天左右的时间,除非让那一万马甲不管不顾的直奔淄川,或者抛弃大军所有的辎重,以急行军的姿态赶往淄川,这样儿的话,倒是能在两天甚至一天的时间内赶到。

    问题是就算那一万马甲能在一天之内赶到淄川也没什么鸟用,因为你不能指望骑兵去攻城。

    同理,如果选择抛弃大军所有的辎重,就算在一天内赶到淄川也没什么鸟用,因为没有了火炮和粮草,这仗也就没法儿打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加快行军速度呢?

    如果只是单纯的加快行军速度其实也没有什么鸟用,因为按照每天走四十里的速度来计算,那么赶到淄川就得三天甚至四天的时间,等到了淄川,福康安估计也凉透了。

    同时,一味的加快行军速度就意味着后军就必然面临着朱劲松的袭扰,就算负责断后的绿营不至于溃散,逃兵的数量也会大大增加。

    而更让人蛋疼的是,哪怕阿桂狠下心来,既不管福康安的死活也不在乎自己的死活,同样也解决不了问题。

    因为,就算是不增加行军速度,绿营也一样会产生大量的逃兵,搞不好,八旗营的兵丁也被会绿营兵丁给带跑偏。

    这局面,怎么看都是一个必死的死局。

    低头盘算一番后,阿桂也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声,对傅桓道:“还是加快行军速度吧,饮鸩止渴也未必会死。”

    傅桓也无奈的嗯了一声,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然而让阿桂蛋疼的是,当两个人加快了行军速度之后,朱劲松这个天字号的反贼就会时不时的偷袭负责断后的绿营,如果阿桂将八旗马甲派出去巡视,朱劲松这个逆贼就会抢到大军的前面去埋地雷。

    简直就是防不胜防。

    阿桂就想不明白了,自己手下这可是好几万大军啊,好几万大军一起行动,首尾相距足有两三里地,那朱逆到底是怎么做到袭击完后面断后的绿营之后又跑到骑子的前面去埋雷的?

    更可恨的是,朱劲松这个反贼头子实在是不讲武德。

    你说他埋雷就埋雷吧,反正阿桂也控制不了朱逆的行踪,可是朱劲松这个不讲武德的反贼头子在每次埋雷之后还不忘竖上一块提醒阿桂有地雷的牌子。

    而这块牌子通常都是靠近淄川方向的。

    也就是说,只等被炸过一遍,通过了雷区之后,阿桂派出去的探子才能看到朱劲松提前竖起来的提示牌。

    实在是欺人太甚!

    再到后来,阿桂和傅桓干脆决定让军中转运辎重的民夫充当探子,至于需要运输的辎重和粮草则是让绿营兵来运输。

    反正炸死几个民夫不心疼,还能顺便安抚安抚绿营,减缓绿营兵丁当逃兵的速度。

    这种强逼着民夫在前面探路的法子一出来,朱劲松那个不讲武德的确实不再埋设地雷了,可是他又改变了玩法,开始不断的带人在远处打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